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敬璉接受香港《信報》訪問時表示,中國近年實施有效的宏觀經濟政策,運用需求政策──積極財政政策、溫和擴張的貨幣政策和刺激消費,以及供給政策──推進國企改革和發展民營企業,保持經濟高增長。但他認為,需求政策是短期政策,效果欠佳,長遠要依靠有效的供給政策,而最能夠拉動整個中國經濟的只有民營企業。曾連續五年榮獲中國經濟學界最高獎項──孫治方經濟科學獎的吳敬璉表示,目前中國存貸利率差距太大,存款利率很低,投資回報率也很低,例如浙江省便有數千億元游資,因為很難賺錢,所以不願投資。他建議中國政府減稅和調低貸款利率,刺激民眾和民營企業投資,以此帶動中國經濟增長。他有信心運用有效的經濟政策,中國未來十至十五年經濟增長可以維持百分之七。吳敬璉表示,戶籍制度改革和小城鎮建設能促進勞力流動,拉近城鄉距離。他又說,加入世貿有助確立法治,改善營商環境。他預料,中國入世後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加工廠,而農業和金融業將受到很大的壓力,但袛要加快農產品購銷市場化和銀行改革的速度,壓力將變為動力。國際金融機構荷蘭ABN銀行日前發表報告,建議中國政府改革稅制,以及逐漸減少運用政府財政刺激經濟增長。報告說,雖然中國政府能夠負擔積極財政政策,但這並非中國經濟發展的最佳路向,因為民營企業比國企更有效率。報告建議中國政府減稅刺激民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