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日前公布歷時三年完成的《當代中國社會結構變遷研究》調查報告。報告指出,目前中國社會階層結構,不再是簡單地以中共巳故主席毛澤東所規限那樣,由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小資產者包括知識分子在內的傳統社會階級結構,而是演變為嶄新的五種不同地的社會地位、十個階層的劃分。其中包括,國家與社會管理階層、經理階層、私營企業主階層、專業技術人員階層、辦事人員階層、個體工商戶階層、商業服務人員階層、產業工人階層、農業勞動者階層、城鄉無業、失業和半失業人員階層。報告還指出,企業家和中產階層正在不斷擴大,專業技術人員、商業服務人員、經理和私營企業家階層也將繼續擴張;現代化國家所具備的社會階層都已經在中國出現。至於在毛澤東年代被視為領導階級的工人和農民,發生嚴重分化,在報告中,被劃為兩個社會級別,分屬於兩個不同的社會經濟層面,超過一半屬中下及下層,只有百分之一能躋身中上層,其餘的屬中中層。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表示,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產階層便開始形成和擴大,但相對發達國家和區內國家,中國目前的中產階層在社會中的比例仍然偏低。林和立說,隨著中國經濟發展,中產階層的地位將愈來愈重要,中國政府需要照顧這些人士的利益,穩定社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兼國家主席江澤民早前提出了企業家可以入黨的看法。林和立說,該報告配合了官方論調,確立企業家和專業人士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