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兩地經貿代表就建立類似自由貿易區的談判達成初步的共識
2002.01.24
香港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周五在北京與外經貿部長石廣生及副部長安民,就香港與內設立類似自由貿易區的建議舉行首次談判。 會後雙方接見記者,安民認為目前"類似自由貿易區的建議"的名稱不當,因為雙方是在談如何將中港兩地經貿關係緊密化的安排。 梁錦松也認為表示名稱不及如何具體落實兩地經貿的內容重要。 中港雙方一致認為,在推動中港兩地貨物貿易、服務貿易及貿易投資等有關安排時,必須符合世貿規則及一國兩制的原則,以適應兩地經貿發展趨勢,採取先易後難的工作方式。先行解決較容易問題,並同時廣泛聽取兩地各界意見。 中國外經貿部副部長安民表示,建立類似自由貿易區並非如外界所言,只對香港有利,其實對中國亦有利。 不過,安民拒絕透露談判的項目及時間表,只表示落實有關建議存在困難。安民指出,部份省市憂慮有關安排會對當地經濟帶來某些負面影響不足為奇,但從長遠來說,建立類似自由貿易區卻對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帶來一種新的模式。 中國大陸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員易憲容日前在香港發表評論文章,強調發展類似自由貿易區不應劃地為界。作為經濟和金融的中心的香港,可運用其優勢帶動整個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經濟發展。 中港兩地經貿代表均同意,於三月在香港就如何具體落實這個議題,進行第二次磋商。
©
2004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