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曾承諾,入世後將進一步開放保險業,並在入世當日批出五個保險經營牌照給五家美國和日本公司。在此之前中國也簽發過四個人壽保險和四個財產保險經營牌照給八家歐洲保險公司,允許它們在中國組建合資保險公司,但外資的股權不可以超過百分之五十,而每一個牌照也只可以在一個城市範圍經營。中國的保險業約有十年歷史,目前正處於高增長期,故外國保險公司一直希望打入中國市場。毗鄰中國大陸的香港,數年前巳有不少保險從業員到大陸找生意。根據香港法例規定,本港保險公司的保單必須在香港簽署才能生效。在香港從事保險工作四年的張先生表示,一些行家為了爭生意不惜違規,在國內和客戶簽署保單。他又說,由於香港的保費較國內低,又可以選擇以美元計算,容易吸引中國國內客人。香港保險從業員主要集中在廣東省尋找生意,因為廣東是全國保費收入最高的地區。僅去一年,保費收入超過一百九十億人民幣,連續十八年高踞全國第一。正因如此,不少外資保險公司都選擇在廣東經營。由歐洲五大保險公司之一的意大利忠利保險,與中石油旗下的中油財務合組的中意人壽保險,日前(二月二十六日)在廣州開業,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首家營業的中外合資保險公司。中國保監會相信,新的競爭者無疑會分走中國一部分市場和利潤,但整個保險市場會因而擴大。中資保險公司通過合資經營,學習國外的管理和市場營銷經驗,加快自身改革,達到雙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