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副教授管軼,接受《香港電台》訪問時表示,禽流感已發展為一種風土病。管軼指出,香港大學和汕頭大學合辦的聯合流感研究中心,成立四年來,代驗了超過十萬個禽流感病毒樣本。研究人員每星期都去收集病毒樣本。這些樣本來自全中國二十七個省份的四十九個點。研究證明,H5N1禽流感病毒從來沒有消失,並已落地生根。他說:「這個病毒從來沒有消失,它一直以不同水平傳播。它傳播多的時候,就變成爆發。這個病毒已變成pandemic,他已生根,這病毒已找到他最適合的途徑,很難消滅它。」

中國農業部去年研製了禽流感疫苗。不過,管軼說,這些疫苗並沒有經過大規模測試,而且效果並不理想。雖然家禽在注射了疫苗後沒有發病,卻繼續傳播禽流感病毒。他說:「這個家禽打了疫苗後,自己可以不發病,看來是健康的,但病毒仍在家禽體內繁殖,並能傳播開去。我們知道,這個比例不低。所以我現在可以有個肯定的答覆,在中國大陸的家禽裡,還是有不少的H5N1病毒,在不同的地方生根。」
管軼提醒決策者,不要以為不做研究,不知道病毒存在,就等於病毒已消失。 他說:「有的國家,有的政治家說,我們沒有H5N1,這是不對的,他們沒有做工作。面對著這種病毒的行為,如果我們的決策者、執政部門,要學鴕鳥,把頭轉進沙堆裡去,看不到了,說沒有了,那是對人民不負責任。我們是做一位科學家要做的事情,不管人家高興不高興。我們有科學證據,告訴大家,這病毒還在,這病毒還可能再殺人。」
管軼的訪問是於今年五月和六月進行的。
本月初,香港大學醫學院在國際科學雜誌《自然》內發表青海禽流感病毒研究。翌日,中國農業部隨即指責研究結論不準確,並批評管軼在聯合流感研究中心的實驗室不合符安全標準。香港大學本周二發表聲明,表示實驗室絕對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有關研究禽流感病毒的安全指引,但鑒於中國農業部發布了新條例,在汕頭大學的聯合流感研究中心已停止H5N1禽流感病毒研究,並已向農業部申請批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