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2歲擠身政治局常委的遼寧省委書記李克強﹐出身北大﹐曾在80年代作為團中央負責高校的對口幹部﹐處理過幾次學潮。其作風是如當年北大一樣﹐控制學潮但不搞政治迫害。80年代在北大認識李克強的王軍濤認為李克強的思想敏捷。
身在紐西蘭的民運人士王軍濤,早在1980年在北大校園與李克強在常代會上認識,李克強是法律系77級的代表,在文科學生中李克強發言較多,而且見解尖銳深刻,王軍濤並推薦過李克強擔任常代會主席並且獲得通過。
王軍濤:“我認識李克強實際上是很早了,那時候在北大讀書期間,李克強是北大77極法律系專業的學生,後來我們是在北京大學一個常代會中認識的,那時北大學生議會,一個系一個年級一個代表,我是78級代表。”
在印象中,王軍濤說李克強有獨到見地,跨學科小組討論中也經常妙語連珠,在校園沙龍中曾經試圖以現代控制論和系統論解釋法學學科,獲得注目與好評。王軍濤覺得李克強有北大學子的理性與寬容,但後來因為八九學運,彼此分隔。李克強時留校任共青團的工作。王軍濤說﹕“李克強的發言常常給代表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他的發言言詞比較細膩,思路比較開擴,經常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識。” 王軍濤說﹕89年5月學生絕食開始,統戰部長閻明復勸說學生停止絕食時候,他與李克強相逢過,也匆匆交換過幾句話。王軍濤當時被指學運的軍師與幕後黑手。他說﹕“他到團中央,給我們的印象還是一樣,也有一些聯繫,但不多了。但到了89年,就天各一方,聯繫很少,就知到他的事途有一些轉機。”
李克強1982年在北大畢業,留校擔任團委書記,失去出國留學的機會,但進入中共接班栽培對象的快車道。王軍濤說,到了團中央的李克強,感到他比北大時期少了些獨立清高的風骨,多了些人情世故的穩健,然而思想依然敏銳,心胸也依然開放。在作為團中央幹部處理過幾次學潮中,李克強的風格也象當年北大一樣,控制學潮,但不搞政治迫害。後來,明顯受到中共的提拔。王軍濤說﹕“從團中央離到到河南與遼寧兩個地方,他去遼寧的時候大家就知到他肯定在中央的接班梯隊之內,因為從農業大省到工業大省,還有遼寧的工業要轉大機,中央要投大資,進行轉機的時候,很明顯是要提拔他了。”
分析指,李克強成為政治局常委,打破中共最高領導層“北大荒”的現象。對胡錦濤而言,李克強是在共青團中央時的愛將,在關係上比太子黨出身、清華的校友的習近平密切。而李克強預計將接替病故的黃菊,擔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至中共十八大時接替溫家寶,成為中國總理。
過去,近代民主思潮發源地的北大,“北大幫”在必須循規蹈矩的官場中長期處於弱勢;務實著稱的“清華幫”是官場的主流。有李克強擠身中共高層,有否新氣象?明天再講。(何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