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前夕﹐天安門母親運動發起人丁子霖發表文章,表示目前在中國有一些六四死難者家屬長期生活在困境中。他們年紀老邁,又沒有親人照顧,生活非常困難。丁子霖希望政府能暫時擱置政治爭議,首先解決這些難屬的生活問題,不要再給他們造成新的傷害。
吳定富的大兒子吳國鋒在十七年前的六月四日凌晨,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附近身中數彈死亡。吳定富的次兒也不幸於兩年前病逝。現在家裡祇剩下吳定富和妻子,和六歲大的孫女兒一起在成都生活。由於他們已六十多歲,沒有工作能力,一家三日每月祇能依靠三百多元人民幣的退休金生活。
吳定富說,政府奪去了他兒子的生命,卻沒有任何賠償,就連基本的生活補助也沒有,他已對政府失去信心。他說:“我現在已六十多歲。我兩個兒子都死了,我已不抱甚麼幻想了。政府不願意管我們,我也不願意找他們。”
天安門母親成員張先玲向本台粵語組表示,早前成都的六四死難者家屬唐德英得到了政府七萬元的“困難補助”,是十七年來的首例。她希望將有更多有困難的難屬得到政府幫助。不過,她強調,天安門母親不會放棄爭取賠償,以及平反八九民運。她說:“唐德英這個祇是困難補助,而且數額很少。當然這是好的開端。但我們訴求的立足點是在賠償,是在分清是非。”
香港天安門母親運動準備於周日母親節當天,啟動名為“玫瑰呼喚”的全球簽名行動,促請中國政府人道對待六四死難者家屬,容許他們自由悼念在六四事件中逝去的親人。
天安門母親運動發言人劉家儀說,悼念親人是基本人權,不應受到限制。她說:“難屬生活在白色恐怖中,很多時會限制他們不可以在某些日子去拜祭,不可以結伴一起去等等,拜祭是很基本的人權問題,當局不應該繼續滋擾她們。她們已經年紀老邁,對她們是很大的心理壓力。”
劉家儀說,簽名行動為期兩年,目標是收集到一百萬個簽名,在零八年北京奧運會舉行時,向中國政府提出,尊重奧運人道精神,人道對待六四死難者家屬。(張麗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