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委屬下的《成都晚報》在周一﹐六月四日出現了一則向64死難者家屬致敬的分類廣告﹐當局發覺後立即向所有報檔全面回收﹐並追查刊登這則小廣告的人。另外﹐中國外交部回應美國國務院要求調查六四事件的聲明﹐指美國多年來借六四大造文章,意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成都晚報》在周一,六四事件十八週年當日,在內頁刊登分類小廣告的版位,刊出了一則內容寫著“向堅強的64遇難者母親致敬”共十三個字的小廣告。
小廣告被發現的時候,《成都晚報》已在市場上公開發售,報社立即緊急向報檔收回,但有不少份報紙已經售出。據本台記者了解,很多成都民眾,在下班後,於市區買不到《成都晚報》,要到市郊的報檔才能買到報紙。消息說,當局正追查要求報社刊登此則小廣告的人,而報社亦就此次事件進行內部調查及檢討運作流程,防止日後重演同類事件。
本台記者周二,先以消費者的身份,查詢刊登廣告的程序。《成都晚報》廣告部表示,一則十三個字的標準分類廣告,內容必審批才會刊登﹕“我們的編輯一定要審查你的廣告,如果通過了,就可以刊發。”
但本台記者之後再以記者身份,查詢有關這則六四小廣告的審批過程、負責人員等詳情時,他們就要求本台記者向《成都晚報》編輯查詢﹕“關於這個事情,你向我們的編輯部查詢,我們不能夠接受你的採訪。”
本台分別向成都市委宣傳部,以及《成都晚報》編輯部查詢情況,但兩者的電話,在辦公時間一直無法打通。
天網人權事務中心黃琦指,由於現時成都報章競爭激烈,加上分類小廣告甚少人仔細留意,因此,他不排除有人利用報社運作漏洞,來令這段廣告成功刊登。他說﹕“現在成都報社競爭很激烈,大家都在爭廣告,加上那些廣告很小,之前也有人做過類似的事成功了,所以我看是有人在用漏洞來做。”
在北京,六四是敏感的日子.一批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的教職員,較早前向公安局申請在周日遊行,抗議他們所住的藍旗營小區內,一塊原定用作興建綜合服務大樓的地皮,被清華大學購入準備興建出版社。但公安以六四前夕為理由,拒絕批准遊行,並警告他們不要搞事。
另一方面,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周二在例行的中外記者會中,回應上周六美國國務院要求中國調查六四真相的聲明。姜瑜指中國政府早對六四有所結論,又指過去廿多年來,中國在經濟、社會發展穩定,中國民眾依法享有各項人權自主,民主和法制建設不斷取得進展。她指責美國方面,多年來借六四來大造文章,有意圖地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而流亡海外的民運人士,周一分別在海外多個城市舉行紀念六四活動。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研究所前所長嚴家其在紐約中國領使館門外活動講話中指出,中國有很多不公義的政治冤案最終會獲得平反,他又相信最終能在北京舉行紀念六四集會。(李建軍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