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团体关注河北因输血感染艾滋的贫困农民


2006.01.06

中国经济时报去年十一月刊登首席记者王克勤的长篇报导,指河北省邢台市一些医院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为病人诊治时,经常鼓励一些人,尤其是产妇输血,但没有确保这些血液安全可用,结果一些病人输进了有艾滋病毒病感染的血液,成为艾滋病者。王克勤至今已联络到约廿多个受害人,但有关注艾滋病的民间维权人士估计,受害的可能多达过千人

这些被艾滋病毒感染的无辜患者近年渐逐发病,王克勤的报导指出,这明显是医院的失误,但这些患者没有得到补偿,由于很多病人家庭都是普通的农户,他们在治病的过程中债台高筑,也由此使得他们的生活质量下降,营养严重不良。这种恶性循环式的贫困加速病人们的死亡。

有见于此,一群关怀艾滋病人的学者和维权人士等,发起募捐行动,呼吁社会人士捐款,协助这些家庭获得进一步的治疗及改善生活。

协助这次行动的北京爱源教育中心负责人胡佳对本台粤语组表示,九十年代中期,邢台的血站曾经从艾滋病高发地区山西省购入一万六千多袋未经严格处理的血液,供病人使用。胡佳说,曾有病人向医院讨公道时,遭警卫打至重伤。

发起募捐的人士在网上表示,会亲自将善款逐一分发到需要救助的家庭。同时,他们也希望招募一些志愿人士和他们一起去邢台发放善款和探望病人。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