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法學所學者建議政府實行大赦

0:00 / 0:00

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三十週年,同時北京也將舉辦奧運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劉仁文周四在《南方周末》發表文章﹐建議國家在這一年的適當時機,對部分確已悔改的犯罪分子實行一次特赦。(林樂同報道)

劉仁文在文章中說,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在越南戰爭結束後,對戰爭期間的逃兵和逃避服兵役的犯人實行了大赦,因為政府意識到,對於逃避一場被證明是錯誤的戰爭的人,仍讓其繼續在監獄中接受刑罰,是不合適的。

劉仁文指出,實行特赦可以增添喜慶氣氛,並在全社會乃至全世界人們面前展現中國政府的博大胸懷和社會穩定的良好風貌,表明我們尊重人權、依法治國的決心和信心。他認為,實行特赦可以更好地實現“矯正正義”,對那些在歷次“嚴打”鬥爭中可能當時不覺得、但如今感覺判刑偏重的,以及某些在特定歷史時期被判處較重刑罰而如今已顯失公平的,如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投機倒把”罪等,宜結合新的形勢予以減緩。

本台記者向劉仁文查詢﹐在奧運即將\x{64e7}行的敏感時刻發表有關文章主要目的是什麼﹐劉仁文以有朋友在邊為由表示不方便說。而當記者追問在文中為什麼沒有提及政治犯也應在被釋放的範疇內﹐他表示這些問題不敢說。

劉仁文在文章中回顧說,中共自1949年建政以來先後實行過7次特赦。但是自從1975年最後一次特赦全部戰爭罪犯以來的30多年,中國沒有再實行過特赦。

現年只有33歲的劉仁文﹐是中國政法大學的博士。在他個人的網頁上資料顯示﹐他曾先後在美國哈佛、耶魯等大學作訪問學者或講學。(林樂同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