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要設立機制壓制群體性事件
2005.07.12
香港大公報報導,現時中央政府對近日不斷發生的群體性事件相當關注,正研究預防這類事件的機制。
據有關報導,群體性事件已經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第一位問題。一九九三年,每年只有一萬多宗群體事件,但在二零零三年,已經發展至每年六萬宗,參與人數由每年七十萬人,增加至三百多萬人。
報導指群體性事件,多數與土地拆遷一類,與群眾有切身關係的問題有關,組織嚴密,行為激烈,而且事態演變迅速。中央政府打算設立機制,能夠做到矛盾排除、信息預警、應急處置和責任追究等功能,將事件在未萌芽時便解決。
報導又指,現時中國社會處於矛盾凸顯期,利益分配不均,而民眾的政治意識,以至民主法制訴求不斷增加,中央政府都必須正視。
維權人士侯文卓接受本台粵語組訪問時指,中央政府應該讓司法得到獨立,農民擁有集體談判權,與政府談判,以及確實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她認為有關報導顯示,河北定州事件令中央政府受到很大的震動。不過,她認為,只發紅頭文件和行政手段,只能令地方官員不會太過份,但很難得到長治久安。
侯文卓話﹕「只能說因為這件事,中央受到很大的震驚和震動,他也覺得事件緊迫到要做一點事,也可能透過行政手段減少一些這種事件的發生,但不可能令事件徹底消失。而且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讓農民的權利得到保護,如果農民權利得到保護,那事件會大量減少,會有經常性的談判。現在沒有這種基本保障,就談不上長治久安。」
近年,發生多宗轟動中外的大型民眾衝突,包括四川漢源、浙江東陽、河北定州和廣東佛山南海發生的事件,但中國的官方媒體,大部分都拒絕報導有關事件。
©
2005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