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要设立机制压制群体性事件
2005.07.12
香港大公报报导,现时中央政府对近日不断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相当关注,正研究预防这类事件的机制。
据有关报导,群体性事件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第一位问题。一九九三年,每年只有一万多宗群体事件,但在二零零三年,已经发展至每年六万宗,参与人数由每年七十万人,增加至三百多万人。
报导指群体性事件,多数与土地拆迁一类,与群众有切身关系的问题有关,组织严密,行为激烈,而且事态演变迅速。中央政府打算设立机制,能够做到矛盾排除、信息预警、应急处置和责任追究等功能,将事件在未萌芽时便解决。
报导又指,现时中国社会处于矛盾凸显期,利益分配不均,而民众的政治意识,以至民主法制诉求不断增加,中央政府都必须正视。
维权人士侯文卓接受本台粤语组访问时指,中央政府应该让司法得到独立,农民拥有集体谈判权,与政府谈判,以及确实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她认为有关报导显示,河北定州事件令中央政府受到很大的震动。不过,她认为,只发红头文件和行政手段,只能令地方官员不会太过份,但很难得到长治久安。
侯文卓话﹕「只能说因为这件事,中央受到很大的震惊和震动,他也觉得事件紧迫到要做一点事,也可能透过行政手段减少一些这种事件的发生,但不可能令事件彻底消失。而且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让农民的权利得到保护,如果农民权利得到保护,那事件会大量减少,会有经常性的谈判。现在没有这种基本保障,就谈不上长治久安。」
近年,发生多宗轰动中外的大型民众冲突,包括四川汉源、浙江东阳、河北定州和广东佛山南海发生的事件,但中国的官方媒体,大部分都拒绝报导有关事件。
©
2005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