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教授要求北大《经济学季刊》就剽窃公开道歉
2006.07.05
一名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近日要求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季刊》就剽窃他发表于十几年前著作一事公开道歉。《经济学季刊》表示﹐正就此事与哈佛教授沟通。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詹森(Michael Jensen)接受本台粤语组访问时表示﹐目前他已经聘请了一位中国律师﹐计划就此事诉诸法律﹐如果《经济学季刊》和文章作者就此事做出公开道歉﹐他可以收回法律行动。
美国教育界知名杂志《高等教育纪事报》(Higher Education Chronicle)6月27号发表文章指﹐詹森(Michael Jensen)指责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和南开大学教授刘刚2002年在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的《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论文﹐剽窃了他与另一名美国教授十几年前合写的一篇论文的内容和图表﹐要求《经济学季刊》公开道歉。
本台粤语组致电《经济学季刊》查询时﹐一名编辑表示﹐他们在2004年曾经对杨瑞龙和刘刚的论文做过鉴定﹐认为文章作者借用了詹森论文中的方法﹐讨论了不同于詹森论文的问题﹐没有注明出处。他们认为文章不能被认定为抄袭﹐只属于学术上的不规范行为。
这名编辑说﹐他们曾在2004年将鉴定结果公布在网上﹐同时也告知詹森和杨瑞龙﹐但没有收到詹森的回应﹐而杨瑞龙则接受了这个鉴定结果。目前他们正在与詹森进行沟通。
而詹森表示﹐直到一个多月前﹐他才收到编辑部给他的鉴定结果﹐之前他没有收到编辑部或作者的任何消息。同时﹐他也不能接受编辑部的鉴定结论。因为按照国际惯例﹐这样的引用而没有注明出处就是属于剽窃。他表示目前杨瑞龙已经对他表示了道歉﹐但他要求编辑部和作者能够做公开道歉。这样做的目是为了等树立学术界的正确风气。据他了解﹐这种抄袭现象在中国并不是个别现象。而中国科学家如果要受人尊重﹐则需要正?????。
据了解﹐这篇文章发表时﹐刘刚是杨瑞龙的博士学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的工作人员在接受本台粤语组查询时表示﹐刘刚在2004年曾经发表公开声明﹐说他没有抄袭﹐而是在网上拿到的资料。但作为知识分子﹐很多人对此事都有不同的看法﹐但网络上的消息现在国内已经被封。
本台粤语组也曾致电杨瑞龙﹐他表示已经将当时发表的中文论文传送给詹森﹐而詹森正在请人翻译成英文﹐估计3周后会有新的结论。在此之前他不愿意就此事做评论。(李静文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