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个民间组织为风水申报“文化遗产”引发争议
2007.01.05
新华社周五报道﹐一个叫做“上海生活美学学会”的民间团体﹐计划为风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因受到各方争议和压力而延迟申请。报道引述该学会会长张良仁的话说﹐上个月“东方早报”报道了上海生活美学学会的这一申请遗产活动后﹐他立即受到具有官方背景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一名领导的压力﹐而不得不终止申请活动。
张良仁拒绝透露这名领导人的姓名﹐但表示“东方早报”对他的申请计划进行了歪曲报道。并指风水问题引发非议的主要原因是许多政府官员和群众认为风水是迷信。
“看风水”的习俗在中国流行了上千年。但1949年中共建政后﹐官方宣传一直将风水作为封建迷信活动加以批判。张良仁表示﹐倡导“天人合一”等内容的风水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当之无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认为“风水在建筑选址上实际是一门地质、地形、地貌选择的科学”
“东方早报”在上个月15号的报道中﹐引述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有关人士表示﹐“风水文化”申请遗产的最大障碍是在于缺乏传承的载体﹐也没有具体的传人﹐或是有鲜明的上海地方文化特色﹐或是在老百姓中众所周知口承相传。
报道称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历史教授张志哲等学者支持对风水的保护﹐认为上海现在很多外国人也喜欢中国风水。事实上﹐注重生态环境﹐人和环境的和谐﹐房屋和环境的和谐﹐讲以人为本﹐在风水中都是很提倡的。而反对方则认为﹐风水中有很多神秘主义的内容﹐需要认真辨析﹐尤其是当代一些人把风水更多的混入大量迎合人们功利心态的迷信内容。
©
2007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