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蕪湖清拆建材市場導致衝突

江蘇省蕪湖市上月因政府代國有企業清拆當地一個建材市場時,沒有出示拆遷證,與被清拆的三十多個合法單位的業主發生衝突,多人受傷。由業主指,當地政府採取行動時,粗暴無禮,而他們向法院求助時,法院一直都不願接見他們。

江蘇省蕪湖市政府於上月初派出人員,聯同大批警察以及城管人員﹐代表當地國有企業香苑實業集團,清拆香苑建材市場用作重建之用時,除根清拆違例建築外,連擁有合法業權的三十多個單位也在未出示拆遷證的情況下被清拆,期間發生衝突﹐導致四人受傷,有多名維權代表曾一度被扣留,後來獲釋。

由於業主堅持當局出示拆遷證明文件,才可以清拆建築物,因此現時問題尚未解決。這三十多個單位的業主在六年前,向國有企業香苑實業集團買下單位,用以經營建材公司。

其中一名維權業主向本台表示,當地政府在九月開始已經準備清拆香苑建材市場,用作重建發展之用。但在建材市場三十多名業主要求政府出示拆遷證明文件,以及給予賠償,才會將他們擁有合法業權部分交出,雙方對此僵持不下。

這名業主指,當地政府採取行動時,粗暴無禮,而他們向法院求助時,法院一直都不願接見他們。而他們向區人大代表投訴時,區人大代表更加表示,官告民根本不可能贏。他說根本上,發展商一直以來都在逃避賠償的責任。我們向法院投訴,法官一直躲避我們。而我們向區人大代表投訴,他就說,官告民,人民根本不可能贏。

而鏡湖區政府發言人否認他們曾經清拆建材市場業主擁有合法業權的部分,他指當日清拆都是非法業權部分,有合法業權的一定會根據國家法律作出賠償。這位發言人說:如果他們的建築物是非法的,我們可以不用出示拆遷證的,亦不會有賠償,當然,如果我們拆了他們有合法業權的,我們願意與他們磋商。

本台亦曾經就這件事,向香苑實業以及鏡湖區法院查詢。香苑實業方面並未有人聽電話,而鏡湖區法院的電話全部都被轉往傳真機。

近年來,由於中國地產市場蓬勃發展,不少市中心黃金地段的土地都被收回用作重建之用。而當地居民,與政府以及企業,在賠償問題上爭持不下,亦都是不少中國城市維權事件的導火線。(李建軍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