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異見學者包遵信病逝

0:00 / 0:00

因曾參與八九民主運動被判刑的中國異見學者包遵信,周日傍晚在北京病逝,享年70歲。異見人士對包遵信的病逝表示沉痛哀悼,並認為他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民主自由思想啟蒙運動的重要人物。

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的包遵信,三年前曾患腦栓塞,上周二清晨,突發性大面積腦溢血,經搶救後,一直處於昏迷狀態,沒有自主呼吸,沒有血壓,只有心臟在跳動,生命全靠儀器和藥物維持,延至周日傍晚與世長辭。

包遵信196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讀書》雜誌副主編及《走向未來》叢書主編、顧問。1989年,當時任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包遵信參與了民主運動,被當局指控為“黑手”,判刑五年,並被中國社會科學院開除公職。出獄後,除了從事研究、寫作之外,先後參與聲援因發表文章被當局判刑的劉荻與杜導斌,及天安門母親等多項維權活動。

認識包遵信的原北大法律系講師王天成表示,他在周日到過醫院探望包遵信,當時他已沒有意識。包遵信病逝時,妻子及一對兒女均在他身旁。王天成說,他與包遵信於2000年認識,他是一位謙厚及關懷晚輩的長者,他在80年代思想風氣還未開通時,主編的《走向未來》叢書,對年輕一代的知識份子影響深遠。王天成說﹕它這一套是80年代大型的叢書,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它涉及的面非常廣,有講西方社會民主國家怎樣演變過來,他們現代化的道路,還出了一本叫以權力制約權力的書,當時討論這樣的題目是非常敏感,大膽,都是開風氣的書。

王天成表示,過去每年他們一群晚輩都會相約包遵信吃飯,今年相約了幾次,礙於種種理由沒有成事,現時包遵信病逝,他感到特別遺憾。

在網上發表悼言的民生觀察負責人劉飛躍表示,包遵信是有良知,有勇氣的獨立異見學者,不畏艱辛的推動自由民主。他說﹕有勇氣,有社會責任、良心的學者,他秉持了知識分子的道德操守,在政治環境惡劣的情況下,在推動自由民主觀念,做了很多工作。

包遵信的妻子王淑苓感謝眾友好對丈夫的尊敬及悼念。她說﹕心情很激動。我還有別的事情,就這樣,謝謝。

據周一聯絡過包遵信家人的王天成透露,包遵信的遺體告別儀式將於下月三號舉行。(姬勵思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