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一個多星期內第二度減息﹐再減半厘到短期儲蓄利率只有三厘﹐以避免美國進入經濟衰退。美國國內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聲音越來越大﹐有經濟分析員認為人民幣的升幅要達到30%。(何山報道)
美國聯儲局週三宣布減息半厘﹐19年內從未試過在一個多星期內減息1厘25,目前美國的短期儲蓄利率只得3厘。香港銀行翌日普遍跟隨美國減息,紅簿仔的存款利率降至介乎四分一厘至半厘,接近零利率的時代降臨。隨著通貨物價不斷膨脹,市民在銀行的存款越來越不值錢,買少見少。
在美國,要求用減息急救經濟的同時,國會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聲音越來越大,用以減低美中之間的貿易赤字。華府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柏格斯坦(Fred Bergsten)就表示,人民幣需要大幅升值30%。他說,“亞洲各貿易盈餘國的幣值都有升值需要,人民幣對美元的升值將起帶頭作用,當亞洲各國都升值的時候,其平均的升幅將是12%”。
柏格斯坦指,中國的全球貿易盈餘除對美國、歐洲外,對其它發展中國家也有負面的效應,對印度、墨西哥及眾多的非洲國家帶來衝突。目前估計,2007年中國的全球貿易盈餘達到4000億美元,2008年達4500億,2009年5000億,介時相當於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11%。柏格斯坦說,美國國內勢必對中國產生貿易保護主議。目前,國會正如在審議由白宮提出,與韓國、哥倫比亞、巴拿馬等國家建立雙邊的自由貿易協議。
柏格斯坦對本台表示,人民幣大幅升值30%對中國將是好事。至於國人關心的國家龐大美元外匯儲備,在升值過程中勢必大幅縮水,柏格斯坦說升值對人民反而是一件好事。他說,中國的領導人在過去的幾個月,容許人民幣以更快的速度升值,很大程度是因為國內累積起來的通脹壓力。通脹一來,對中國人的儲蓄是一個壞事。中國領導人知道,歷史上通脹對消費者及儲蓄人士帶來很大的傷害,所以保護國民的辦法,是避免通脹。而對抗通脹的最好辦法,就是更強的貨幣政策。
目前,中國政府每個月在貨幣市場上的干擾是400到500億美元。市場人士,則在零利率及負利率的年代,尋求更好的儲蓄辦法,買人民幣是其中之一的選擇。但中國政府則在買美元,及用2005年7月兩倍的力度,阻止人民幣升值,與市場對抗。(何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