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忻州一小學連續六年被迫使用危房

0:00 / 0:00

山西省忻州市一間村辦小學的一百多名學生因為鄉政府遲遲未兌現承諾建新校舍,過去六年一直在臨時安排的危房內上課。家長表示因無能力為子女轉校,祇好容忍子女在危險重重的環境下接受教育。

位於解原鄉的上社村小學,現有一百三十多名學生,八名教職員,早於六年前鄉政府將該小學定為危房,並表示會建新的校舍,所以將學校搬往鄉政府一所棄置的辦公大樓,將空置的房間作為臨時課室,由於辦公大樓已有五十多年歷史,房子內到處貼上“危險小心”等警告標語,連課室的天花竟近崩塌,屋頂及門窗破損,地面坑痕處處,學生進入課室都步步為營。村民方女仕周三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她女兒就讀該校小二,每天她的衣服總是沾滿灰塵,加上校舍位置偏僻,令她非常擔心。

方女仕又說,小學原先有約三百名學生,但因為家長等了差不多六年,見校舍環境愈來愈惡劣,鄉政府都未有建新校舍,部份有經濟能力的家長都紛紛為子女轉校,家境貧窮的小學生就無奈繼續就讀,她表示,為免女子失學,惟有每日擔驚受怕地送女兒上學,每日祈求她能平安回來。

小學的何老師表示,每日百多名師生就在危房下上課,校方多次與忻府區教育局查問,何時興建新校舍,但教育局的官員總是說正在籌劃中。何老師說,四年前鄉政府更將現時的臨時校舍賣予一名村民,合同上指明學校必須於去年年底搬出,但礙於未有新校舍,學校才遲遲未有遷出,但房主是有權隨時收地,現時她們一班師生都面對失學及失業的危機。

本台致電忻府區教育局查問興建新校舍的進展,一名值班人員表示,局方已指派一名領導負責建校的事宜,但該同事不在,叫記者致電他手機查問。

但本台記者多次致電該名領導的手機,電話一直沒有人接聽。

至於多年來一直爭取興建新校舍的村委會,主任呂春明接受大陸傳媒記者訪問時表示,於兩年前已應忻府區教育局的要求,遞交了五萬元作為建學校的費用,但其後教育局承諾興建祇有六間教室的新校舍,並在新校的選址問題上,與村委會存有分歧,他表示會盡快與局方解決問題。(馮日遙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