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已經成為了大陸官方的禁忌﹐本應今年三月公布的中國綠色GDP由於數據敏感﹐中方決定不予公布。早前中國與世界銀行合作的一份環保報告﹐指中國每年有75萬人因環境污染而過早死亡﹐但由於報告內容過於敏感﹐中方曾要求世銀刪改有關的數字。
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中國將不再繼續公布備受爭議的綠色GDP,中方官員稱由於數據過於敏感,今年的評估已經停止。海外的評論指,停止公佈中國綠色GDP是中國量化經濟成本上的一大退步。
據悉,中國環保總局和國家統計局,中央與地方在是否公布中國綠色GDP上有分歧,大陸的媒體也有報導。6月6日環保總局的官員還說2005年的數據仍會在今年公布,但國家統計局局長說不會,因為數據缺乏國際公認的計算標準。而地方官員則要求取消綠色GDP,在他們的政績很大程度上仍取決於本地的經濟增長,數據損害他們的形象。
綠色GDP即國內生產總值扣除環境退化成本後的數據,2006年首次由中國國家環保總局牽頭發布。大陸官方的研究是2004年中國空氣和水污染成本達到人民幣5,120億元按當年匯率折算約合640億美元,當年佔GDP的3.05%。
環境已經成海外關切北京08年奧運的一大議題。今年6月,北京出現7年來同期最差的空氣質量。週一,《華盛頓郵報》全版報導華中農村地區鼠災泛濫,而主要湖泊由於受到有毒水藻污染,大城市被迫中斷自來水供應。在東北長春市,佔全市日供水量的四分之一的新立城水庫本月五號發現藍藻,導致長春市西部城區停水。專家表示,很難使用物理方式消除藍藻,而使用化學方式又將對貯水造成污染。
目前,按照中方公布的數據預測,08年上半年的經濟增速將達到11%,中國將取代德國成為僅次於美國和日本的全球第三大經濟強國,但環境成本對GDP的扣減有多少不得而知,中方也不再公布。
世界銀行今年2月份公開的一份由國內研究就指,2003年中國的水和空氣污染成本佔GDP比例可能高達5.78%,而官方首次公布的的綠色GDP也顯示,還境污染要扣減2004年國內生產總值的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