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湖南段干堤崩岸问题日益严重
2006.05.05
据《广州日报》星期三的报道﹐预计今年5月25号完工的三峡大坝﹐自2003年三峡蓄水以来﹐加上长江下游城市天气异常、九江地震等原因﹐长江干堤湖南岳阳地区的部份河段发生严重崩岸险情。其中天字一号、洪水港、张家墩等几处河段崩岸尤为突出﹐威胁长江干堤安全。
报道引述负责工程建设筹备的三峡总公司枢纽管理部处长胡兴娥的话说﹐三峡工程建成后确实减少了大坝下游江水的含沙量﹐使江水对岸堤的冲刷加剧﹐从而造成一些崩岸。
一直关注三峡工程的北京学者戴晴对本台粤语组表示﹐这个被称作“清水下泄”的后果在做可行性研究的时候就已经被专家提出。但却象其它提出质疑的提案一样遭到否决。但所有早就预料到的后果﹐现在正在一个个的兑现。
《广州日报》的报道指﹐湖南省华容县天字一号地段的崩岸仍在加剧﹐当地护岸管理所所长陈年平说﹐自从2001年洪道拓宽后﹐该河段主流逐年南移﹐洲滩开始崩塌。目前崩岸呈快速发展态势﹐最严重的长600米﹐最近处离长江干堤已经不足60米。
自从1994年三峡工程正式动工﹐国内外一直争议不断。中国政府高层极力推动﹐称之为21世纪的伟大工程﹐但国际科学界对三峡工程控制洪灾的有效性和发电方面的利益普遍存在疑问。不少人认为三峡大坝是一个经济错误﹐更被指是严重损害自然环境和扰乱民生的工程。(李静文报道)
©
2006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