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灣魚場因過度捕撈及污染而大幅萎縮
2006.05.10
被譽為大陸四大魚場之一的北部灣,因過度捕魚及海床污染而令漁業資源大幅萎縮。漁業公司指,多次向省農業廳要求改善污染問題均不獲重視﹐漁獲減少嚴重影響漁民生計,他們更擔心為期兩個月的休漁期作用不大。
在海南省和越南之間的北部灣作業的漁民梁先生,周三接受本台訪問時說,近年不單魚獲大大減少,當中更有大部份是“魚毛”,及質素低的平價魚,令收入大減。梁先生擔心,海床被嚴重污染,短短兩個月的休魚期,根本不能令海洋生態恢復。
擁有幾十艘撈捕船的廣西省僑港鎮興華漁業公司經理黃家光表示,現時漁船出海作業十天,過往一般有三十噸魚穫,但現在很少超過二十噸,他指,海南島介乎越南之間的海床縮窄,沿岸工業污染問題嚴重,令優質魚獲大幅減少。
他指,已多次各廣東省農業廳反映,要求改善河床的污染問題,但當局始終未有行動。他又說,由於漁業資源萎縮,部份漁民已減少出海捕魚,令現時北部灣沿海,幾乎所有漁港都有船滿之患,黃家光擔心,在廣西北海市的兩大漁港,在休魚期開始後,根本不足夠予千多艘漁船停汨。他希望政府能為漁民提供更快的貸款及補貼,以解漁民燃眉之急,另外,在休魚期前盡快尋找合適的漁港,結予漁船停泊。
本台致電廣東省農業廳,但一直未有負責人回覆
北部灣每年的魚產量約為一百四十萬噸,可捕撈量每年七十萬噸,但近年過度捕魚問題嚴重,廣西漁民每年在北部灣的捕撈量達六十萬噸,海南臨高縣去年的捕撈量達三十七萬噸,六成以上產自北部灣。(馮日遙報導)
©
2006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