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份河段水质恶化影响饮水安全


2006.05.30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新华社《经济参考报》周一的报道指﹐长江的水已经蜡黄﹐沿江而下﹐被洪水冲入江中的白色泡沫塑料等不时可见。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只有在江中心﹐才能取到3类水作为上海市的饮用水源。而长江两岸的500多个取水口﹐因为水质污染有部份已经延伸至江心。随著污染进一步严重﹐这些取水口向何处去将成为大问题。

报道引述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陆健健等有关专家说﹐长江流域年污水排放总量多达250多亿吨﹐占中国的四成以上﹐其中八成多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长江。目前长江干流六成的水体﹐都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一直关注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的著名作家郑义﹐在接受本台粤语组采访时表示﹐由于长江水量大﹐目前还有一定的自净能力﹐但与其它河流比较﹐长江没有任何特殊﹐都是制度性污染造成的﹐这与早期西方国家的污染状况不同。

报道分析长江污染的来源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首先是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其次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还有航运量激增带来的大量船舶污染。报道说﹐尽管沿江一些省市也担心长江污染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但各省市为了保证自己的GDP的高速增长﹐仍在拼命建设﹐尤其是高污染﹐高耗水﹐需要大宗运输的重化工项目﹐几乎无一例外的摆在江边。郑义表示﹐很多企业和政府机构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根本不考虑百姓的生活﹐而受政府控制的媒体﹐也无法起到监督的作用。

据中国官方统计﹐目前中国有七成的河流湖泊和九成的城市地下水源受到污染。新华社去年5月报道说﹐中国文明的摇篮﹐第二大河黄河的污染非常严重﹐河水已经不适合饮用和游泳。(李静文报道)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