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年八月開始,內地不少企業及單位,收到自稱是香港國際皇家社會科學院、或香港皇室文化研究中心,以及香港名流人士聯合會的傳真及電郵,邀請這些單位或企業的領導人,提交資料評審,如何願意提供指定的用,就可以獲博士、院士、甚至終身貴族爵位的頭銜。而收費大約是兩萬元人民幣,而且可以議價,在內地的聯絡單位,是北京陸港英才文化交流中心。
根據本台粵語組記者調查,香港國際皇家社會科學院在信件中提供的香港電話,是香港電訊盈科提供來電轉駁服務的個人通訊號碼,並非一條真正的固網或手機號碼。而所提供的地址,是官塘區一座商業大廈,大廈內並無這間學院。根據香港域名註冊有限公司提供的資料,網址在上年八月註冊,由一名叫張勇風的內地居民持有。
而負責有關項目的陸港英才文化交流中心,在寄給內地企業及單位的信中,並無提供北京的地址,本台粵語組所收到的不同版本信件。這個所謂文化機構,在北京至少有五至六個不同的電話號碼,而聯繫人的名義,亦各有不同。但這些號碼,很多已經打不通,只有一個小靈通電話,能夠被接通。
本台粵語組記者,致電陸港英才文化交流中心,查詢香港國際皇家社會科學院的背景,接電話的聶先生,要求記者向他們提供資料,才答覆提供。又堅稱他們得到英國政府的授權。但問到由英國政府什麼機構授權,他們不作回覆。
記:你們這個機構是英國政府授權嗎?
聶:對對對。
記:英國政府什麼機構授權?
聶:我跟你說,你想得到的話,把你的詳細資料發過來。
記:不過是英國政府什麼部門授權你們?
聶:當然是英國政府相關部門。我跟你說,你把資料發過來,合適的話,會通知你的。
而英國駐華大使館,已聲明與香港國際皇家社會科學院並無接觸,而英國皇室亦不會授權外界機構向任何人士頒發爵位。
一些內地商人以至政府官員,都聲稱得到香港國際皇家社會科學院,以及香港皇室文化研究會所頒發的銜頭。本台粵語組記者,周五向廣東惠州東成音響公司的總經理丘東成查詢,得自香港國際皇家社會科學院的院士銜,以及香港皇室文化研究會的爵位銜來歷時,他否認銜頭是買回來,但對得到銜頭的進一步詳情,丘東成就拒絕回答。
丘東成說﹕這個在北京辦,我獲得很多獎,如果每一個都用錢買,我還用吃飯。這問題還是不好說,為何要說這個問題呢。
據本台粵語組的調查,四川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研究張大千的專家李永翹,都獲得香港國際皇家社會科學院的院士,而四川社會科學院網頁亦有報導,但本台粵語組記者,未得到四川社會科學院方面回應。
香港教育統籌局表示,香港國際皇家社會科學院並無在香港註冊。而警察公共關係科,周五接受本台粵語組查詢時表示,暫時未接到有關香港國際皇家社會科學院的投訴。
近年,有不少內地人,利用在香港註冊的公司或機構,向內地兜售虛假院士等榮銜,從而騙取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