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楊杰因造價被解聘
2006.06.21
新華社消息﹐上海同濟大學日前決定﹐因涉及學術造假﹐解除對該校原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教授楊杰的聘任。
新華社周三的消息指﹐同濟大學經過對“楊杰學術造假事件”深入調查後﹐日前做出決定﹐終止與楊杰2007年7月到期的聘用合同﹐解除其同濟大學教授任職職務的聘任﹐楊杰將不再擔任任何教學事務。楊杰涉及的學術造假事件包括在申報國家科研基金和其它職務時﹐將他人公開發表的論文列入自己的論文清單﹐並將他人承擔的國家“十五”攻關項目課題列入自己承擔的科研項目欄目。
報道說﹐今年49歲的楊杰畢業于長春白求恩醫科大學﹐1998年獲得日本東北大學生化博士學位﹐之後在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癌症中心擔任助理教授。同濟大學的有關負責人表示﹐2004年9月﹐同濟大學通過公開招聘﹐聘任美籍華人楊杰為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和教授。他被選中的原因是他作為第一作者1998年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被評為當年全球引用最多的十大科學論文之一。
一位楊杰在白求恩醫科大學的同學﹐目前在美國從事生命科學研究的人士向本臺粵語組表示﹐楊杰在他的印象中是比較老實的人﹐講話不多。他和許多同學都一直關注楊杰事件﹐楊杰能在美國《科學》雜誌發表論文﹐說明他並不完全是一個不學無術的人。他的造假事件﹐或許與中國目前的學術風氣有關﹐如果不造假﹐恐怕什麼也做不成。
近年來﹐大陸學術界涉及剽竊、抄襲、造假的醜聞不絕于耳。今年3月﹐北京清華大學教授、原醫學院院長助理劉輝涉嫌“造假” ﹐被撤銷教授職務。上過月初﹐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在領導研發首次國產DSP晶片“漢芯一號” 時﹐被指涉嫌抄襲外國產品﹐至今調查結果仍未公佈。一項官方調查顯示﹐80%的中國高級科學家認為目前中國學術界正面臨致命的學術道德危機。(李靜文報道)
©
2006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