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耶鲁博士因贪污被判13年徒刑


2006.09.19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浙江省海盐县一名村民十多年前偷渡到美国当清洁工﹐然后凭借一张假文凭以“耶鲁大学计算机博士”的身份回国﹐出任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副社长﹐较早前一封贪污举报信揭露了他的身份。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日前以贪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3年﹐被告人已表示会提出上诉。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假冒“耶鲁大学计算机博士”的沈镇林在法庭上供称,他出生于浙江省海盐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9年19岁高中毕业后通过蛇头偷渡到美国﹐通过当地华人的引荐,在美国耶鲁大学找到了一份打扫卫生的临时工作。他利用打工之馀,旁听耶鲁大学计算机系的课程。

1999年,沈镇林通过网络聊天﹐认识了北京一家出版社社长秦女士。他向秦女士声称自己是“耶鲁大学计算机博士”,还把自己旁听来的专业词汇说给秦女士听,秦女士听信了他的谎言,邀请他回国工作。在接到出版社社长秦女士的邀请后,没有任何正式身份的沈镇林偷渡回国。秦女士连护照都没看,就让他在出版社任职。

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沈镇林在网上下载资料,“组稿”出版了98种计算机类书籍,指这些是委托耶鲁大学的师生撰写的。他的上司对他的能力大为赏识,委任他担任副社长。

后来,不断升迁的沈镇林逐渐引起出版社其他员工的怀疑,还曾有员工在网上试著查找耶鲁大学毕业生名单,没有发现沈镇林的名字。2002年5月,出版社内部人士向司法机关投递了揭发沈镇林身份的举报信。他贪污公款59万馀元的事随之被揭露。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