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將中國列入弱國排行榜

0:00 / 0:00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公佈第二次全球弱國排行榜,中國因社會不公及貪污嚴重而首次上榜,排行第57位。有北京學者認為,近年中國各地方政府以掠奪的手段強行徵地的情況普遍,導致社會不穩定的現象日趨嚴峻。

《外交政策》雜誌評估全球148個國家的社會狀況,被評為弱國是指政府對領土失去有效控制,以致境內武裝衝突不斷,或存在內亂的風險,政府不能保障國民安全,不能提供基本社會設施,國民不承認政府得權威。

調查員由去年7月至12月搜集1萬1千項資料,再按12個社會、經濟、政治及軍事指標,評估各國的社會問題及內亂情況。

中國的評分較去年上升10點,排行第57位。雜誌解釋,中國經濟雖然穩步上揚,但社會仍有隱憂,令社會穩定出現倒退。中國去年有近9萬宗農民示威,而徵用土地、社會不公、貪污和失業等問題,都是中國社會動盪的根源。

雜誌又指,中國沿海先富起來,但內陸地區的經濟卻遠遠落後﹔反觀印度的社會階級流動較大,經濟發展亦趨於平均,所以該國發展前景較中國優越。

從事經濟研究的北京學者郭玉閃接受本台粵語組訪問時表示,近年,中國各地的地方政府都積極發展地方上的經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設開發區,引入各種的企業,過程中常以掠奪的手段,徵用農民的大量土地,因而經常造成大規模的衝突。郭玉閃說,這種現象繼續發展下去,只會導致社會更不穩定。

一名受地方政府徵地影響的廣東村民表示,官方不顧村民的死活,強行徵用他們的土地,不但沒有給他們賠償,在村民爭取維護自己的權益時,與官方發生衝突而導致有村民死傷,她感到很冤屈。

在弱國排行榜首20位的國家中,11個來自非洲。蘇丹因內戰不斷而居於榜首,剛果民主共和國及象牙海岸因長期政局動盪,分別排名第二和第三。戰後的伊拉克及阿富汗亦被列前十名。(姬勵思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