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院校区近百名大学生感染甲肝


2006.12.21

江西省于一星期内先后爆发两宗甲型肝炎的集体感染,病发人数多达一百一十多人,病人仍然留院接受隔离治疗,卫生部门指疫情已受到控制,正调查感染源头。医生指食水或环境受污染,都可能是导致疫情扩散的原因。

江西省中医院湾里校区近百名大学生,自本周日起陆续出现厌食、身体无力等症状,经诊断确认为感染甲型肝炎,现时仍然有六十四名学生住院,接受隔离治疗,学校的一名工作人员黄小姐周四接受本台访问时表示,现时所有住院的学生,情况稳定,病情没有恶化迹象,学校亦没有新增的感染个案。

黄小姐说,事发后当地卫生部门已派员到学校,针对所有感染者居住的地方及日常生活用品等进行消毒处理,又在学校的食堂及周边的饮食摊档的食品卫生、饮用水等加强监督管理,每日亦有派员到学校考察学校的卫生环境,至于学生的感染甲型肝炎的原因,当局仍在调查,不过初步已排除是学校的食水受污染,但进一步的确认工作,仍有等当局公布。

负责调查的江西省卫生厅表示,已全面对省内各间学校的环境卫生加强监督,包括加强灌输个人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处理食物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等,值班室一名工作人员张先生表示,中医院学生感染甲肝的原因仍正在调查,初步推测在食堂工作的两名工作人员,可能是感染源头,但仍有待进一步确认。

张先生又说,由于甲型肝炎的潜伏期为一至两个星期,不排除仍有学生受感染,即使康服者亦有可能于一星期内,透过接触将病毒传播别人,所以当局已派员到中医院,为校内的学生进行接种预防疫苗,降低受感染的机会,他说现时学校的疫情已受到控制,但当局仍会与学校保持联络,确保疫情不会蔓延。

另外,上星期五江西省一中中学亦有三十六名学生感染甲型肝炎,学校一名工作人员李小姐表示,现时大部份学生在接受治疗后,已康服出院,现时祇馀下约十名学生留院,但情况稳定,将快康复出院,而学校亦早已恢复正常运作,至于感染源头,她指是学校附近一口水井受污染,而该批受感染的学生亦表示有使用该井水漱口所致,现时校方已将水井封上。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病的可能。主要是由肠道传染,多由不洁食物或食水传播,例如吃了受病毒沾染而未经煮熟的食物,包括蚬、蚝等贝壳食物,或饮用受污染的水和奶等等。

受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病者会在大约二至六个星期出现病征;症状包括: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肚泻、疲倦无力、发热、上腹不适等,甲型肝炎患者通常都能完全康复,但亦有极少数的病例会发展成肝脏衰竭,甚至死亡。(冯日遥报导)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