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在北京會見《中國農民調查》的兩名作者
2006.05.22
德國女總理梅克爾周一抵達北京﹐展開一連三日的訪問﹐除了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以及總理溫家寶之外﹐亦會見了《中國農民調查》的兩名作者以及其他維權人士。
德國女總理梅克爾,在周一凌晨抵達北京,展開一連三日的訪問行程。這次是梅克爾在去年十一月上台以來,首次以總理身份訪問中國。
她在周一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以及總理溫家寶,在會見溫家寶期間,中國和德國一共簽署了十九份經濟以及技術合作協議,當中包括保護紡織業知識產權的協議。雙方又就伊朗核問題交換了意見,中國和德國都認為,伊朗不應擁有核武。
除了經濟和技術上的合作,人權問題也是梅克爾這次訪華的焦點。德國駐中國大使館邀請了《中國農民調查》作者陳桂棣和春桃、北京民工維權組織小小鳥的發起人魏偉,以及北京另一個民工維權組織打工妹的代表,在德國駐華使館會見總理梅克爾。德國方面表示,梅克爾希望藉這次訪華了解中國的真實情況。
《中國農民調查》作者陳桂棣在會見梅克爾後,接受本台粵語組記者的訪問,他表示,會面的時間比原定的半小時要長,主要談及中國三農問題、農業稅、建設新農村政策等問題。他將現時中央政府的政策的好與壞,以及面臨的挑戰,如實向梅克爾反映。
陳桂棣指,德國的官員會面前,都對中國的農民問題作出仔細的研究,而他們亦很願意聆聽民間的聲音,了解中國的實況,真的有心了解中國正面臨的問題。他形容整個會面展現出民主而平等對話的氣氛,領導人並沒有擺架子,這是在中國很難想像。他說﹕我覺得從頭到尾,都充滿了民主的氣氛,這就是平等氣氛,當然場面比較嚴肅,但外人看不出,一個國家的總理,普通的坐下,與工作人員在對話,在中國而言,這根本是不可思議的事。
他又認為,這次會面對他有很大的啟發,而他日後進行同類形的調查時,不理有什麼困難,都要如實反映農村的情況。他說﹕起碼對國家有起碼的責任感,對老百姓有起碼的責任感,日後寫東西,不管有什麼困難,都要把下情反映出來,給我們的讀者,以及各級領導,至少他們做決策時可以做參考。
梅克爾將於周一晚上啟程前往上海,在上海,除了會乘坐磁浮火車,亦會會見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金魯賢。金魯賢主教是中國少數同時得到官方天主教愛國會和梵蒂岡教廷承認的主教,預料雙方將會談及中國的宗教自由問題。(李建軍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