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主动切断搜寻敏感字眼的用户的连线


2006.05.12

中国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在上月二十日推出百度百科全书的测试,在使用形式上,类似在去年被中国政府封锁的维基百科,容许用户自行增加新的条目,以及参与编辑工作。

不过,与维基百科不同的地方在于,用户在搜寻个别在政治上敏感内容时,会出现与伺服器连线中断的现象。本台粤语组记者,曾经在百度百科上,搜寻人权、民主、法治、选举这四个政治学名词,只有法治和选举能成功搜寻,其馀两个都出现连线中断。

在宗教方面,本台记者输入法轮功,以及天主教两个名词,亦出现连线中断的警告。而在重大政治事件上,本台记者先后输入文革、文化大革命以及天安门事件这三个名词,都出现连线中断现象。

香港资讯科技评论员许煜,周五接受本台粤语组访问时,指百度主动中断搜寻敏感字眼用户的做法,是百度的损失。而现时百度百科,大量条目由维基百科抄出来,甚至资料来源不明,除了禁止用户搜索个别敏感字眼,就没有再做好管理工作。他认为只会像百度另一个项目百度贴吧,成为一个充满病毒的地方,并不能取代维基百科的地位。

许煜说﹕百度推出百度百科时,一度被传能在维基百科被封时有所作为。但百度百科的资料一看就知就抄回来,很暴发户式。百度贴吧也是以突然有大量条目出现,以及有大量病毒著称。我看除了有条理一点,与百度贴吧没有什么分别。

许煜认为,百度作为一个商业机构,为了在中国政府互联网管制政策下生存,不可能像维基百科般开放和全面。

在去年十月,中国政府开始封锁维基百科后,中国的用户需要利用突破网络封锁的软件,浏览维基的内容以及继续参与编辑维基百科。而维基方面已经表明,不会因为中国政府的封锁而删除中国认为是敏感的内容。(李建军报导)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