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局禁關注人權的組織在大陸登記網站


2006.11.02

中國當局一向以各種理由禁止關注中國人權問題的海外網站中國域名登記,這種做法違反資訊自由的國際共識,負責部門否認有關禁令涉及政治考慮,網絡維權人士指這是大陸當局常用手段,但仍阻不了中國民眾突破資訊封鎖的決心。

海外多個關注中國人權和言論自由的組織,都被中國當局禁止其網站在大陸登記。而部分國際人權組織,如國際特赦,儘管准許在中國登記域名,但負責網域註冊的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拒絕提供網站登記人的聯絡方法,通常要透過海外的網址登記公司才能查到相關聯絡資料。

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就拒絕本台在中國登記域名作出回應說,因本台英文縮寫RFA,與英國皇家野戰部隊相同,因此要禁止註冊。中心的解釋是:“由於網址本身違反了國家的一些規定,國家利益是凌駕貴公司的簡寫,而貴公司的簡寫RFA,這是英國皇家野戰炮兵的縮寫。”

網絡維權人士黃琦指,中國當局經常意圖運用搶註域名,或禁止註冊域名等手段,意圖減少民眾接觸敏感資訊的機會。六四天網的網址,就曾經在黃琦入獄期間,被一間中資背景的印度公司搶註,在後來才重獲網址擁有權。

但他指,這種干擾手段,最後都會被老百姓視為笑話。因為能否突破資訊封鎖的關鍵,在於人心,而並非封鎖技術有多高明。黃琦說:當然,他們這些手段只能圖一時之變,最終由於民眾決心擋不了,以前很少人上網吶喊,但現在是鋪天蓋地的吶喊,因此我們是一步步走向勝利,他們是擋也擋不住的。

中國當局一直以來,都以不同的手段監控互聯網的資訊,包括禁止中國網民瀏覽部分海外網站,以及拘捕在網上發表批評政府言論的網民。但不少中國網民,仍然能夠利用破網軟件,突破當局的資訊封鎖。(李建軍報導)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