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監測日本一帶海洋水流的日本科學研究員認為﹐受去年底吉林化工廠爆炸污染的俄羅斯阿穆爾河冰塊,於今年春天融化後,可能會隨海洋水流漂進日本北海道沿岸水域,威脅當地的海洋生態。雖然中國當局指大部分有毒污染化學物在未流入北海道海域前已蒸發,但他們擔心當中還含有其他未公布的有毒化學物質。所以日本環境省已要求中國和俄羅斯政府提供所有相關污染資料,包括污染物的化學成份,以便日本當局評估有關的影響。
吉林化工廠去年十一月爆炸後洩漏大量苯類有毒化學物,污染松花江水,繼而污染俄羅斯的阿穆爾河水。
中國國家環保總局新任局長周生賢本周二在北京召開上任後首個記者會時,並沒有提及松花江的污染對鄰國的影響,他重申松花江水已於上月二十五日回復安全標準,居民可安心食用。結冰河水所含的硝基苯較少,就算在春天融化後也不會導致松花江水質超標。
周生賢又說,至於吉林化工廠爆炸事件與中石油有關的問題,中國政府已專案組調查。目前中國有超過一萬家化工企業設在長江和黃河沿岸,一旦發生事故,後果不堪設想。為免松花江重大污染事件重演,環保總局已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地方部門重點檢查重要江河沿岸的大中型企業,下令有問題企業整改。環保總局目前已檢查出一百多家企業存生安全隱患。
香港環保組織長春社總監張麗萍向本台粵語組表示,中國的地方保護主義濃厚,中央政府必須加強懲罰違規的官員和企業,才能收阻嚇作用。她說:“一定要他們清楚知道後果和代價。很多地方勢力令到法規無法執行。因為地方保護網足以令企業逃過責任。就算中央派人下去,也未必能發揮作用。現在地方勢力仍然有很大影響力。”
張麗萍表示,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非常複雜,看不到短期內會有很大和很快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