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控“敲詐勒索罪”的記者陽小青免于刑事處份
2006.10.23
被當局控以“敲詐勒索罪”的《中國產經新聞報》記者陽小青﹐在上週的二審判決中被宣佈罪名成立﹐但免于刑事處份﹐當庭釋放。陽小青表示﹐他將向湖南省高級法院申訴。
陽小青在9月6日已經以取保候審的名義出獄。上週二在湖南省邵陽市中級法院進行的二審判決中﹐陽小青被宣佈罪名成立﹐但免于刑事處份﹐當庭釋放。
陽小青在接受本臺記者訪問時表示﹐監獄中很黑暗﹐犯人之間互相毆打和警察刑訊逼供的事情時有發生。他因為在獄中從事勞動性高的產品加工工作﹐目前身體狀況不好﹐四肢無力﹐記憶力明顯衰退。他打算向湖南省高級法院申述﹐使對他的判罪得到公平解決。
陽小青說﹐目前報社要他保養身體﹐等身體恢復了再重返工作崗位。他表示﹐作為一名記者﹐揭露腐敗是基本職責﹐這是一場正義與邪惡之戰﹐但他所揭露的涉案人員仍然在位﹐並且得到了昇遷。他希望中央紀委能夠加大反腐力度﹐使當地的不法官員得到懲治。
中國公民維權網主持人李健對本臺粵語組表示﹐從陽小青的案件可以看出﹐目前當局打擊腐敗還是有了進步﹐而且中國民間人士參與到打擊腐敗中﹐所起的作用已經越來越大。
現年36歲的陽小青畢業于湖南湘潭大學。2004年開始在《中國產經新聞報》任記者。去年﹐他連續採訪報道了多宗有關湖南省隆回縣扶貧款項流失﹐以及國有資產被挪用等新聞﹐今年一月被隆回縣公安局以涉嫌“敲詐勒索”為由拘捕。六月中被隆回縣法院裁定他罪名成立﹐並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另外﹐總部設在巴黎的“記者無國界”組織周日發布2006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在168個國家中﹐中國從2005年世界排名倒數第九﹐下降到倒數第六。新自由狀況最差的﹐則仍然是朝鮮、其次是厄立特裡亞、土庫曼斯坦和古巴。在其網站上列出的全球被關押記者和作家的數目﹐中國排在首位﹐而且數量超過其它國家的總和。(李靜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