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在6月16號就《紐約時報》北京辦事處研究員趙岩的案件進行了閉門審訊,但並未有即時作出裁決,而法院又在6月下旬表示,要延後1個月宣判。本周二是趙岩案的法定審理的最後限期,但法院仍未作出裁決。
趙岩的辯護律師莫少平周二對本台粵語組表示,他在上周五曾與主審法官聯絡,詢問有關宣判的事宜,當時法官已明確告知趙岩一案不可能在審理期限內作出裁決,但沒有解釋原因,亦無透露將於何時宣判。
莫少平亦不願意揣測箇中原因,但他認為法院既然未能在法定審理期限內宣判,就要更改對趙岩的關押措施,否則就是非法關押。莫少平說,他會於周三向法院正式提出申請。
記者曾多次致電案件的主審法官王萬鐵查詢,但電話一直都無人接聽。而《紐約時報》北京辦事處則表示他們不適宜評論有關的案件。
關注事件的香港記者協會副主席盧敬華,呼籲中國當局依法處理有關的案件,在限期過後,不應再關押趙岩。
另外,根據香港的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當局指控趙岩洩密的唯一證據,是趙岩在2004年9月手寫的一張字條,內容簡單評估中共軍方可能有人事變動,但沒有提及江澤民會辭去中共中央軍事委主席。該字條是北京國家安全部人員從紐約時報北京辦事處的一名前“清潔工”獲得,而且只是該字條的影印件。該消息人士估計,不排除該“清潔工”是國安部有意安插到紐約時報辦事處的人員。
趙岩於1989年加入新聞界,先後任職《中國律師報》、《百姓信報》《中國改革雜誌》,2004年5月轉到《紐約時報》北京辦事處任研究員。同年9月被當局以“洩露國家機密罪”拘留,有消息指,趙岩被捕,與《紐約時報》率先報道前中共軍委主席江澤民辭職的消息有關。今年3月17號,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美國的前幾個星期,法院曾同意撤銷起訴,但當時並沒有依法釋放趙岩。兩個月之後,檢察機關又以同樣的罪名起訴趙岩。(姬勵思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