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在法定期限内未对赵岩案作出裁决


2006.07.25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6月16号就《纽约时报》北京办事处研究员赵岩的案件进行了闭门审讯,但并未有即时作出裁决,而法院又在6月下旬表示,要延后1个月宣判。本周二是赵岩案的法定审理的最后限期,但法院仍未作出裁决。

赵岩的辩护律师莫少平周二对本台粤语组表示,他在上周五曾与主审法官联络,询问有关宣判的事宜,当时法官已明确告知赵岩一案不可能在审理期限内作出裁决,但没有解释原因,亦无透露将于何时宣判。

莫少平亦不愿意揣测个中原因,但他认为法院既然未能在法定审理期限内宣判,就要更改对赵岩的关押措施,否则就是非法关押。莫少平说,他会于周三向法院正式提出申请。

记者曾多次致电案件的主审法官王万铁查询,但电话一直都无人接听。而《纽约时报》北京办事处则表示他们不适宜评论有关的案件。

关注事件的香港记者协会副主席卢敬华,呼吁中国当局依法处理有关的案件,在限期过后,不应再关押赵岩。

另外,根据香港的中国人权民运信息中心引述消息人士透露,当局指控赵岩泄密的唯一证据,是赵岩在2004年9月手写的一张字条,内容简单评估中共军方可能有人事变动,但没有提及江泽民会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主席。该字条是北京国家安全部人员从纽约时报北京办事处的一名前“清洁工”获得,而且只是该字条的影印件。该消息人士估计,不排除该“清洁工”是国安部有意安插到纽约时报办事处的人员。

赵岩于1989年加入新闻界,先后任职《中国律师报》、《百姓信报》《中国改革杂志》,2004年5月转到《纽约时报》北京办事处任研究员。同年9月被当局以“泄露国家机密罪”拘留,有消息指,赵岩被捕,与《纽约时报》率先报道前中共军委主席江泽民辞职的消息有关。今年3月17号,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美国的前几个星期,法院曾同意撤销起诉,但当时并没有依法释放赵岩。两个月之后,检察机关又以同样的罪名起诉赵岩。(姬励思报导)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