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身中鎘毒的大陸工人在香港向僱主要求賠償
2006.03.28
本身是金山工業集團主席的行政會議成員羅仲榮,周二下午以理工大學校董會主席的身份,出席理大的校董會會議.一批理大師生及基督教工業委員會的成員,陪同前來香港抗議的惠州超霸電池廠的工人,一早就在舉行校董會的大樓外守候,希望向羅仲榮遞交請願信,要求他與工人對話。但在校董會結束後,羅仲榮成功通過其他出入口離開,沒有會見工人。
前來抗議的惠州工人指,進廠時電池廠並沒有解釋電池原料的危險性,工廠未做好通風措施,以及未能給予工人足夠的保護,令他們長期暴露在重金屬的塵粒下,因此全廠有四百名工人被證實體內含鎘量超標,他們要求身為僱主的金山工業集團負責他們的醫療善後。他們說﹕自入廠後,沒有在培訓中告訴原料有毒,但是車間是全封閉式,沒有抽風機,口罩是剛才講那種,薄薄的一次性口罩,而我們所用的手套,是循環再用的。
工人指,廠方又規定工人接受身體檢查時,要當眾脫衣及沖身,以侮辱性的手段,來阻止工人接受治療。鎘是一種重金屬,積聚在身體難以排出。鎘中毒的病人,會出現蛋白尿、骨質疏鬆等徵狀、腎臟功能亦會出現問題。而鎘中毒婦女所誕下的嬰孩,全身皮膚會瘀青發黑,智力發展較正常嬰孩為遲。
協助這批惠州工人的勞工組織成員梁柏能接受訪問時指,肺積塵病,以及重金屬中毒,已經成為中國最常見的職業病問題。他指現時,由於深圳、東莞等縣市已經不准開設電池廠、煙花廠,大批廠房搬到汕尾、甚至湖南等地區,而廠商為節省成本,亦不願意做好職業安全保護,他指類似事件,將不斷發生。
梁柏能說﹕這些廠本來在香港有廠,為了減輕成本而搬回大陸,生產成本包括在環保和職業安全的投資,如果當地政府不規管,就會出現這種問題。日後這些工廠搬到湖南、河南,他們為了吸引外資,接受這類工廠,那問題就會循環不斷地發生。
金山工業集團向傳媒否認工人的指控。除了在中國惠州外,在香港的生產線亦有三名工人,亦投訴因身體鎘含量超標打算入稟香港法院索償。
2003年,惠州超霸電池廠工人曾因檢查身體的問題,引發大罷工。工人其後曾經在大陸入稟法院索償,但被判敗訴。(李建軍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