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鄂州汀祖鎮低於國家標準徵地引起糾紛
2006.11.15
湖北省鄂州市政府以發展公益事業為理由,徵地補償低於國家標準,引起受徵地影響的四百多名村民不滿,指官員截留及克扣補償金額,準備到北京上訪舉報,維權人士指有關的貪腐問題日益嚴重。
去年十月,汀祖鎮政府以興建一所中學,及開發一大型綜合市場,向王壽村村民徵地四百多畝,並按每畝一萬五千四百元對村民進行補償,當中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償費及青苗補償費,但村民指,按指國家徵地補償標準,三項補償費合共應為每畝二萬七千元,村民代表王發首,周三接受本臺訪問時表示,補償不到位,估計平均每畝被官員克扣一萬一千六百元,村民曾多次上訪省、市受鎮政府等有關部門,但官員一直沒有回覆,過程中更發現當局根本仍未辦妥徵地手續。
王首發又說,上月初鎮政府又修建一條全長約一千米的公路,以配合即將落成的中學,收地補償費每畝祇有五千四百元,同樣是遠低於補償標準,鎮政府解釋指修建公路是公益事業,補償標準應較標準為低,村民都對政府的解釋十分不滿。
另一名村民王先生說,現時兩項工程已開展,他們所有的良田及耕地全被徵用,但所獲的補償金太低,根本無法維持生計,對今後的生活充滿憂慮。
村民正準備到北京上訪,希望舉報官員克扣村民徵地補償金,及要求當局盡早調查事件,給村民一個交待。
本臺致電鎮政府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張先生否認有克扣補償費,他說已依足法例規定向受影響的村民補償,他又說,興建學校及綜合市場屬於公用事業,政府已為村民作出龐大的金錢投資。
關注民生問題的民間組織《民生觀察》負責人劉飛躍指,截留、侵佔、克扣或挪用村民的徵地賠償金事例屢見不鮮,他認為問題的關鍵在於官員的權力不受制約,缺乏監察,他指中共一日不結束一黨專政,問題實在難以遏止,祇會越來越嚴重。(馮日遙報導)
©
2006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