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官員: 中國媒體市場已逐步向外開放


2005.04.13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代表團週二到訪華盛頓﹐市政府辦公室主任、市委宣傳副部長張健在記者會上表示﹐中國在加入世貿後﹐媒體市場已逐步向外開放。張健說﹕加入世貿後﹐中國實際上在很多方面已向國外開放﹐包括允許外國資金及企業經營圖書發行﹐與中國企業合辦廣告公司﹐只要不超過50%的股權。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管理總局去年宣佈﹐外國企業和廣播電視媒體﹐可以在國進行新聞以外的廣播電視業務製作﹐中國正對世貿的條?作出承諾﹐逐步開放新聞領域和廣播電視領域的一些產業。

對於中國國內仍設有宣傳部這問題﹐張健在會上表示﹐中國與其他國家不太一樣﹐中國很多的報章都是延安時期帶過來的報章﹐說白了便是黨報﹐在省、市都有當地的機關報﹐這是歷史形成的結果﹐所以受當地中共的宣傳部門管理是理所當然。但他不認為這種在黨的宣傳部門領導下的報紙﹐與其他報紙在反影社會新聞和群眾要求有矛盾。

張健表示﹐現時政府正在這方面進行改革﹐改革目的是使新聞報導更及時一點﹐新聞對社會的監察﹐包括對黨委、政府及官員的監督﹐都能發揮作用。

張健繼續說﹐近10年來﹐中國的新聞事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國現有的四千多家報紙﹐大部份不是黨報。至於近日一些反日的新聞未有及時報導﹐張健認為可能是個別問題﹐有關部門希望及時報導新聞﹐而不希望將事情掩蓋起來﹐政府在朝這方面正作最大的努力。

在談到媒體與政府的關係時﹐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新聞資訊處處長歐陽永晟表示﹐政府是媒體消息來源的提供者﹐據專家的調查﹐政府提供的消息佔廣州媒體每日的版面70%﹐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和生活等各方面消息。

歐陽永晟繼續表示﹐政府同時也是媒體的管理者﹐政府設有廣電局管理媒體﹐另一方面媒體亦是政府部門的監督者﹐用輿論來監督政府部門的工作。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