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培瑞﹕中國的新聞控制比30年前還要緊

0:00 / 0:00

美國國務院負責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務的副國務卿休斯(Karen Hughes)對本台表示﹐有關削減粵語及西藏語廣播的建議﹐現正等待由國會拍板﹐美國今後的國際廣播將著重發展網絡及電視。

代表美國國務卿賴斯入主廣播理事會,統領美國公共外交和公共事務的副國務卿休斯週二對本台表示,整編美國對華廣播、波斯語廣播等國際廣播的最後決定,現正交由國會拍板。她被問到對取消美國之音及自由亞洲電台粵語組的最新情況時,兩度表示“沒有定案” ﹐但對削減本台西藏語的其中一個語系,休斯重申是根據聽眾調查,收聽率低及受到的嚴重干擾。

在回應記者提問聽眾調查的可靠程度時﹐休斯表示,明白在中國的聽眾披露收聽本台及美國之音的習慣會有麻煩。休斯表示,聽眾調查不單只依靠問卷本身,還有聽眾的聲音,如來信來電反映的情況等等,也會考慮過往收聽美國對華廣播,現身處美國的人士的意見等等。

在同一場合,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林培瑞則表示,國會應該增加對華廣播的撥款。他說,與30年前相比,中國現時在兩個方面並沒有分別,一是中共有最後決定權,中共最後決定甚麼訊息可以進入媒介;二是如何維護現有的政權,是中共的最優先的選擇。

林培瑞說,不同的是30年前只有某些被中共選定的話題可以講,其它的都不可以說;現在也有同樣的框框,只不過是反過來,你可以說任何你想說的,但有一個核心的範疇。他說,可以報導的包括體育、時裝、浪漫、風情等輕鬆的話題,甚至包括腐敗。只要是這些報導的矛頭是鎖定在低級的官員,不要挑戰中共權力。他舉例,現時核心不得觸碰的話題有台灣、西藏、新疆、法輪功、89年北京屠殺、中國民主黨等等;不是說以上的話題不可以講,而是要說就得說既定的主旋律。正如文化大革命、大躍進、大飢荒及毛晚年的生活,就只能就在圈定的框框中講。另外,農民示威、騷擾、朝鮮核試、朝鮮難民等也不能真實地報導。他說,30年前後大陸的新聞記者,都要打破禁區﹐因言入罪的記者中,中國名列前茅。

林培瑞說,西方社會以為中國正在鬆綁,但這樣的感覺是錯的,中國的新聞控制比30年前還要緊,只是手法越來越精緻、細密,以往公開禁,現在暗地裡進行。同日公布的2007全球新聞自由排名,中國在195個國家中排倒數第7,與伊朗、非洲的盧旺達齊名,大陸的新聞自由僅高於下一位非洲的索馬里、白俄羅斯、津巴布韋、古巴、朝鮮等。何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