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法制報》上星期六突然宣佈停刊

0:00 / 0:00

《深圳法制報》在網站登出停刊啟事,表示因為報業結構調整,由上週六(11月5日)起停刊,原有的訂戶及廣告客戶可於年底前辦理退訂手續,對公眾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

報章值班室的員工對本台表示,編輯部已經沒有人上班,公司賠了點錢,便要離開。他說記者說﹕“甚麼真的假的,都已經停刊了,你有甚麼事?編輯部已經沒人,只有我們這裡有人。怎麼說呢?員工賠點錢就走人。”

《深圳法制報》屬深圳報業集團,員工大約100人,三分之一是國家職工,估計停刊後有七成人面臨失業,當中包括部分一線記者,其餘轉到集團旗下。網絡部門員工毅先生對本台表示,現時工資照出,但大部份員工不用上班,只有少數善後,報章高峰期印十幾萬份。他說﹕“都有十幾萬份,以前最高的時候很高的。”

他還說,停刊是由於經濟壓力。“絕對是由於內部調查的問題,一個報紙內容有一些重複,絕對沒有你們說的某些報導得罪某些高官,而導至某些情況,因為我們是內部員工,我們都很清楚。”

《深圳法制報》創刊於1986年,原隸屬於深圳司法局,曾連續六年獲全國優秀報刊,早期主要以法制新聞為主。有1989年中國深圳時裝節內幕、岳陽公安人員勒索押運人員、中國越南難民外逃紀實等,被海外報刊廣泛轉載,近期則有向西村黑油雞煲、派出所所長賣簽名等,發行量一度突破二十萬份。

但近年長期虧損,曾作全面改版,頻頻以揭發社會弊病吸引讀者,2004年併入深圳報業集團。有消息人士透露,頻頻發表文章揭露陰暗面,引起有關當局不滿,也是被迫停刊的重要原因。

法制報前專稿部副主任何清漣曾攥文指中國已經形成政治菁英集團和經濟菁英集團,互相勾結奪取國有資產。文章登出之後,何清漣被調到報社研究室。去年,中宣部去年整頓全國報刊,取締數百家報紙,各省市的行業報紙紛紛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