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黑龍江齊二葯廠被揭發生產假葯,及安徽華源葯業注射液的消毒過程違規後,江蘇及浙江有三個批號的注射液,被發現分別含有細菌或有雜質需緊急全國回收。再一次暴露大陸在葯品監管工作存在漏動。
寧波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的通告指,上周五收到市葯監局對葯品的例行檢測報告發現,有三個批號的注射液不合格,其中以揚州中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甲硝唑注射液,被查出含菌,問題最為嚴重,該批號的數量多達八十三萬瓶。
寧波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稽查部一名工作人員李先生,周一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無菌檢測不合格屬於注射液品質監控上出現最嚴重的問題,他們已即時勒令有關葯廠回收,停止生產該注射液,至今已從葯廠封全四千多支注射液,回收工作仍在繼續。
李先生又說,安徽華源葯業生產的注射液經查明是因為殺菌時間不足而造成的,而這次揚州中寶制藥生產的注射液,情況亦同“欣弗”相似,但現時尚未有定論,已交由江蘇省葯監局負責追查原因。
江蘇省葯監局一名值班員表示,有關調查工作已開展,但負責的領導不在,未能透露調查進展。
寧波市不良反應檢測中心值班員表示,上周五接獲有關報告,暫時未收到有人注射有關葯品後有不良反應的報告。
本台致電生產商揚州中寶制藥有限公司查詢,一名值班員表示,葯廠已即時停止生產該懷疑有問題的注射液,至於已銷售的數量、及銷往何處,他表示不太清楚。
另外,寧波市葯監局還發現,無錫第七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一批複方氨基酸注射液,及浙江國鏡藥業生產的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含有雜質,要立即回收及停售。
甲硝唑注射液一般用來醫治細菌感染的炎症,不良反應包括腹瀉,引起蕁麻疹,膀胱炎等問題。葡萄糖氯化納是人體主要的熱量及電解質來源,作用是維持人體正常的血液和細胞運作。複方氨基酸注射液適用於,進行腸道手術後病人補充營養之用。由於注射液是直接從人體靜脈進入的,若果含菌或存有雜質,就很容易引起患者的藥品不良反應,最嚴重的可以直接導致人死亡。
齊二葯廠假藥“亮菌甲素”當局共處理廿一名相關責任人,葯廠被罰款超過九千萬,假葯造成十一人死亡。華源葯業的欣弗事件,至今造成至少七人死亡,近一百人引起不良反應。(馮日遙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