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華源葯業注射液因含有細菌,令至少七名病人死亡、近一百人出現不良反應。其中十名受害人的家屬,不滿生產商提出的賠償方案,周一入稟上海法院起訴生產商,家屬的代表律師指案件存在一定的複雜性。

上周五,十多名受害人的家屬與代表律師,到達華源集團位於上海的辦事處,商討賠償方案,對方提出願意一次性賠償每位受害人五萬元,但受害人家屬認為賠償太低,拒絕接受,並決定透過律師,周一入稟法院,控告生產商。代表律師陳永飛,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由於受害人涉及黑龍江、蒙古及陝西等多個省市,要向不同法院提出訴訟,可能會對判決及賠償額造成影響,所以決定入稟上海法院,至於法院是否立案,將於本周內獲通知。
至於勝算如何,陳永飛指,由於安徽華源葯業生產的欣弗葡萄糖注射液,已被國家葯監局証明有三個批號的注射液不合格,相信在舉証上已相當充份。
其中一名受害人都海鵬的姨丈王先生表示,六歲大的海鵬今年八月出事後留院至今,已經花了近七萬元,但病情一直未有好轉,現時已拖欠醫院二千元的住院費,海鵬的父母都是農民,根本無能力負擔費用,家裡所有能賣的都變賣了,父母已傷心得接近崩潰邊緣。
另一位因注射欣弗致死的六歲女童劉思辰的父親表示,他們一行十多人,上月曾經到過國家葯監局、衛生部等多個各級部門上訪,但結果都是不了了知,其中國家葯監局信訪辦回信建議他們,向欣弗的生產商追究賠償責任,劉先生批評當局麻木不仁,對事件冷漠得太過份。
劉先生說,現時他們正身無分文,已無法再逗留在上海,他們將會聽從律師建議,借來一些路費後,於短期內返回居住的地方。
本台致電代表安徽華源葯業的律師李洪奇,他辦公室的工作人員表示,他外出開會未返,截稿前他仍未有回覆。
國家葯監局於今年七月底,收到青海省葯監局的通知指,在西寧市有十四名注射了華源葯業公司生產的“欣弗葡萄糖注射液”後,出現胸悶,心悸,低血壓,甚至肝,腎功能異常等不良反應。葯監局其後勒令生產商停止生產,銷售及回收有關產品。
生產商“安徽華源葯業公司”於八月初發出聲明,承認葡萄糖在生產消毒過程中出現交叉感染,當中絕大部份是來自安徽省,估計於六至七月期間,至少有一百多萬瓶葡萄糖已被使用。
有網友批評衛生部門於七月底已接獲出事的報告,但六日後才對外公布,質疑當局反應遲緩或有意隱瞞。(馮日遙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