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划向居民征收垃圾处理以及污水排放费


2006.12.28

中国国家发展及改革委员会打算在下一年以鼓励节约以及提倡污者自付为理由﹐进行能源价格改革﹐以及向垃圾污水等征收处理费用。维权人士担心﹐民众要进一步承受物价上涨的冲击﹐会为社会带来隐忧。

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周三报道,国务院国家发展及改革委员会一名委员透露,为了促进资源节约以及环保,明年打算就能源价格以及污染处理费用作出改革,以达到以价格鼓励环保和节约的目的。

而改革的内容包括了向各地居民征收垃圾处理以及污水排放费﹐改革煤炭、天然气、电力和石油产品的订价机制,其中煤炭价格将会大幅调升,反映开采煤矿所需要的职业安全以及环保成本,促进各地发电厂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

除此以外,新措施又会鼓励各地,采用海水化淡、蓄集雨水等水资源再用技术,以及将垃圾、煤矿气体、以及剩馀热能等,投入在实际生产之上,提高资源运用的效果。

维权人士赵达功,对这一系列的价格改革感到担忧,因为现时中国民众已经普遍承受由人民币升值等带来物价上升等问题,一旦进行价格改革,可能带来进一步物价上涨,一系列连锁反应,会令经济增长减慢,反而会为社会带来不稳因素。他说﹕现在社会的物价普遍都在上调,要求稳定和和谐也要注意失业率。如果这样改革,一定会带来物价上升,之后会带来一连串的反应。

他认为,很多污染以及资源浪费问题,都是地方政府纵容污染企业所致,他认为应该透过整治地方政府任由企业污染环境的问题,不用透过价格手段治理中国的环境问题。

但北京大军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有不同的意见。他认为,现时中国有很多浪费资源的现象,令环境生态大受破坏,需要透过价格手段提醒民众,对环境损害应该有限度,从而提高人民整体的生活质素。他说﹕中国人根本不能够如此大手大脚浪费资源,现在根本很多就奢侈性的浪费。虽然现在用的资源少一些,不过会对人民健康和生活品质有改善。这些资源的价格,本来应反映它的真实成本。

近年来,中国推行不少民生有关的改革,包括房屋、教育、医疗和国有企业等方面的改革,本来是希望改革社会制度某些弊端,不过实际运作时,反令民众的负担增大,不少更成为了维权事件的间接起因。(李建军报导)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