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学者批评当局在松花江污染事件上黑箱作业
2005.12.01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周四的通报,长150公里的松花江污染带,已经抵达依兰市郊的通河,当地的硝基苯含量超标三倍多。污染的前峰带就在木兰县附近,硝基苯的超标程度达27倍。依兰市郊由周四开始停水三天,当地两万多名居民受影响,居民都在水车前排队领取洁净食水。而依兰市中心,由于饮用井水为主,因此未有受到这次污染事件影响。
虽然俄罗斯水利资源署署长哈米托夫,周三表示已经收到中国方面的信件,除了再次对这次污染事件表示道歉,而且更答应赔偿。但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周四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未收到俄国方面索偿的要求。中国每天都向联合国和外国驻华机构汇报松花江水流的情况,并会安排联合国专家到实地考察
前合肥工业大学教授,《生态学研究》杂志总编辑王大齐,周四接受本台粤语组访问时,批评中国政府在处理松花江重大污染事故时黑箱作业,不但影响民众生活,更令邻国俄罗斯以及日本海的生态受到严重污染。等到纸包不住火,迫不得以,才将真相公开。
他说﹕松花江这次污染,会影响整个松花江流域、黑龙江流域、甚至影响到日本海,后果很严重,但中国只是说问题不大,欺骗老百姓,老百姓不知情,不能做准备。他隐暪到纸包不住火时,才切切实实地讲出来。尽量隐暪,尽量不向老百姓报告,令老百姓无法防备,都是黑箱作业。
此外,以敢言见称的中国环保总局副局长兼新闻发言人潘岳,没有在环保总局最近一次记者会中担任新闻发言人,当局说他另有任务,有报导指潘岳发言及撰文批评中国的环保政策及造成污染的大企业,在体制内受到强大压力,无法再担任新闻发言人的工作,潘岳的遭遇引起中国环保界高度关注,认为中国的环保工作发展前景堪忧。
王大齐表示,敢言批评的潘岳不再担任国家环保总局新闻发言人,对中国形象有负面影响,显示中国政府,对环保生态有关的问题,会更倾向采用隐暪的做法。他说﹕“他不做发言人,对环保工作有负面影响。现在没有人说话,这个松花江问题就没有人讲话,没有人做批评。”
45岁的潘岳在过去两年不断对中国的污染现状发出警告,并努力迫使那些污染企业重视环境保护,他曾代表环保总局,叫停了没有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三十宗特大工程,总值140亿美元,包括火电站和水电站,得到不少民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