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較早前的分析報告指,大陸最貧困的一成人口,過去三年不均收入一直下跌﹐一億三千萬人每日收入不足一美元,學者指大陸貧富差距持續擴大,貧困村民變得愈加貧窮。
據世界銀行報告指,大陸有一成人口即約一億三千萬人,每日收入不足1美元(即7.9人民幣),而零三年的人均收入較零一年再跌百分之二點五,但同時,躋身世界四大經濟體系的中國,過去數年每年約有一成的經濟增長,報道指,大陸經濟改革的成果,已令北京當局對改革所造成的負面影響置之不理,負面影響包括環境不斷惡化、社會醫療保健體系不完善等,數據正顯示大陸最貧困的人口,正繼續向貧困的深淵下滑,出現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情況。
一直以養魚維生的村民何女仕,周四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一家四口靠養魚往市場出售過活,她說曾經試過魚苗受感染致病,大半年不單沒有任何收入,更要倒貼本錢買葯醫治病魚,由於仍有在學的兒子要到城市的學校寄宿讀書,每月花費數百元,何女仕慨嘆指,生活愈來愈悽涼。
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的觀察員仲大軍教授指,貧富差距是大陸改革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他指農村人口收入的增長幅度,較城市人口收入增長為慢,所以農村與城市收入水平差距變得愈來愈大,大陸當局需要研究,是否需要加大力度改善貧困人口的生活。
仲大軍建議,當局可以透過幫助低收入者和無勞動能力者,從而縮小社會貧富懸殊的現象。
專注研究大陸貧困農村苦況的,貴州大學扶貧研究中心主任羅小朋說,由於農村人口多,靠種植生產農作物或養魚等的收益增長幅度十分緩慢,農村根本不會很快地致富起來,他又指大陸政府害怕沒有足夠能力,應付擴大城市發展後所帶來的社會衝擊。羅小朋說,要解決大陸貧殊懸殊的問題,須靠當局造就客觀條件,有利農村人口轉移到城鎮打工,改善收入及生活質素。(馮日遙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