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一玩具廠主自縊身亡

0:00 / 0:00

一名在佛山開設玩具廠的香港商人,上周六被發現在廠內倉庫自縊身亡。懷疑與早前玩具廠出口的百萬件玩具,被美國全面回收,導致損失慘重有關。廠內五千多名員工被迫辭工離開。有勞工維權人士認為,中國的法律及產品質檢未盡完善,是導致企業員工利益沒有保障的最根本原因。

根據南方報業網報導,在佛山市開設玩具廠的港商張樹鴻,上周六自殺身亡﹐懷疑與美國美泰爾公司在八月初宣佈在全球回收近百萬件含鉛量超標的中國生產玩具有關。

張樹鴻在佛山開設的利達玩具廠的一名管理人員王先表示,員工對於張老闆的自殺都表示很意外,沒想過他會以自殺形式結束生命。王先生直言張樹鴻為人十分親切,沒有架子,對員工很好。他說﹕真的想不到他會走這一步,根本就想不到的。這個老闆是很少見的,對工人、管理人員都好得不得了,很好的。

王先生說,自美國月初退回近百萬件含鉛量超標的玩具,以及被國家質檢總局暫停出口後,估計工廠損失三千萬美元,約二億六千萬港元。五千多員工紛紛辭工,現只剩下約二百多人的管理階層人員,工廠已全面停產。王先生說,由於賠償問題,管理人員不知如何是好。他說﹔工廠已經停產,工人已經走完了,現在只剩下管理人員。張老闆開廠以後,我們好多人一做就做了十幾年,就是這個問題(賠償)還沒解決,就是說走也不好走。

本台致電佛山市勞動局查詢時,勞動局表示暫未收過有關玩具廠員工需要協助的查詢﹕“不清楚你說的是那一家,也沒有聽說過這樣的事,不清楚有沒有這樣的事。”

勞工維權人士李原風認為,現今有關對企業員工保障的法律未盡完善。他指出,玩具廠老闆自殺事件,反映了大陸在產品質量檢測方面未有任何保證,結果導致多次外國退回產品的事件發生。他說﹕中國的法律不健全的,也不是一個法制的國家。事實上如果發生一些外的事情的話,受影響的一定是員工的利益受到損害。這個老闆自殺的情況,他們出口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檢驗呢?這是個問題。反過來說明在國內的時候都沒有質量保障話,說明我們整個體制都有問題。

據了解,美國在今年退回的產品中,其中六成是來自中國。美方己與中國政府交涉,要中國企業停止向美國出口有危險產品。(李寶雯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