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磋商防務合作和軍火交易
2004.12.13
上星期,歐盟表示拒絕撤銷對中國的軍售禁令,俄國國防部長在周日便到達北京進行訪問。雖然有專家認為,伊萬諾夫的到訪與歐盟拒絕撤銷對中國的軍售禁令無關,但俄方國防部長於此時此刻到訪中國,與中國軍方高層商討加強兩國防務合作,顯然是向中國推銷武器的最好時機。
據路透社報導,隨同軍事代表團到訪北京的一名俄國外交官向記者表示,如果歐盟軍售禁令被撤銷,中方肯定會有更多的選擇,競爭一旦開啟後,俄國只能成為中方?多的武器供應商之一。
中國在過去的十多年間完成從數量發展轉移到質量發展的軍事策略轉變,逐步精減部隊,改善軍隊的技術和武器性能,並從國外購入大量技術先進的武器,主要是從俄國購買技術先進的導彈系統、潛艇和戰鬥機等,僅過去一年便動用約10億美元購入了24架蘇式戰鬥機。
伊萬諾夫周一與中國國防部長曹剛川等高級將領會面,進一步討論發展俄國與中國的軍事和技術合作。俄國通訊社引用伊萬諾夫的話表示,他認為會談將開啟新的和富有前途的合作領域。
自從蘇聯在1991年解體后,中國成為俄國軍火制造商的主要客戶。據俄通社報道,俄國同中國的武器貿易近年達到20億美元,在過去5年間,俄羅斯和中國簽署了價值50億美元的合同,其中包括購買戰鬥機、柴油動力潛艇、戰艦和對空導彈發射器等。
©
2004 Radio Free 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