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區政府下令關閉三十七所民工子弟學校
2006.07.12

北京海淀區政府突然下令關閉三十七所民辦打工子弟學校,受影響學生超過一萬人。政府指這些學校沒有辦學批文,防火等安全都不符合標準。但家長則認為這些學校收費較便宜,若全部關閉,外地民工的子女將面臨失學。
海淀區明圓學校校長張歌真向本台粵語組表示,海淀區政府突然於本月初發出通知,下令關閉包括明圓在內的三十七所民辦打工子弟學校。政府指稱這些學校不符合標準,必須取締,但張歌真說,政府的標準並不合理,而且僅給予他們一個月時間整頓,根本沒有可能達到標準。張歌真說:”他們是剛剛上月才下達通知。他要求二百米操場是不可能的。公辦中小學很多都達不到這個標準。他問我們需不需要聽證,我們當然需要聽證。於六月十六日搞了聽證會,很多學校都參加,但他們聽證以後還是全部關。”
張歌真說,被取締的學校雖然沒有辦學批文,但大部分已開辦十多年,過去一直沒有發生問題。目前這三十七所學校約有一萬三千名學生。若全部關閉,海淀區祇剩下兩所獲辦學批文的打工子弟學校。它們最多祇能多容納一千多名學生,其餘一萬一千多名學生則要轉往官辦學校就讀,或面臨失學。
荊先生幾年前從安徽到北京打工。他三名子女都在明圓學校就讀。他說,因為他是外地人,沒有北京戶籍,子女在官辦學校讀書每年學費要五、六千元人民幣,但民辦打工子弟學校祇是一千多元,以他每月二千元的工資,根本不能負擔子女到官辦學校讀書。他說:”北京的正規學校都進不去,我們達不到那水平,要花六千多,還要給老師送禮。如果有錢,誰不想進最好的學校。北京的學校根本不理我們。在外辦學校,假如我有甚麼困難,可以向學校提,延期交款,都可以申請。在正規學校,有錢就讓你上學,沒錢就不讓你上。”
荊先生說,在海淀,大部分外地民工子女都在民辦打工子弟學校就讀。如果這些學校真的要全部關閉,他祇能把子女送回安徽老家,以減低開支,避免他們失學。他希望政府不要一刀切關閉所有民辦打工子弟學校,還應該資助有經濟困難的學生。
海淀區教委政策法規科的職員接受查詢時則表示,政府祇關閉不符合標準的學校,並非一刀切。他又說,有關政策去年已出台。至於是否全部三十七所民辦打工子弟學校都要關閉,目前未有定案。他說:“如果不達標,各方面標準,包括防火安全、衛生都不達標,就要取締。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一般授權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決定。目前結果還沒有定下來。”
不過,張歌真說,校方上月初才收到政府的通知,表示有新規定。而目前在北京,祇有海淀區有這樣的規定,其他區的政府都沒有表示要取締民辦打工子弟學校。雖然海淀區政府並未派人封校,但關閉學校的通知已發出。他希望政府給予寬限期,讓校方改善設備,以免上萬名外地民工子女同時面臨失學危機。(張麗明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