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防部指中國軍事力量對全球威脅
2005.07.20
這份長達45頁的《中國軍力年度報告》就中國目前的軍事策略﹐目標以至趨勢等情況作了一次詳盡的分析﹐報告指出﹐目前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大力購買軍備, 快速地提升了中國的軍力。中國除自己研發先進武器之外,還向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其他國家購買先進的武器,這使中國的軍力尤其是在海空軍方面的提升更加明顯。 目前中國海軍已經擁有相當數量的攻擊艦艇,以及從俄羅斯引進的先進戰鬥機群。
對於目前沒有面對來自其他國家的直接威脅的中國來說,其軍事力量上的加大投資,特別是在旨在改善戰力投射方面。從長遠看這可能對美國及亞太地區其他力量形成危險。
報告認為,中國發展軍力的短期目標是準備應付臺海衝突,但實際關注的是超越臺海以外的戰略態勢。
不過報告強調,目前有理由相信中國不會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除了中國軍力仍存有投射常規軍力受限的缺點外,中國亦沒有擁有足以達成其對台灣政治目的的軍事能力,特別是面臨外力介入時。
此外﹐報告還說,除了美國已經知道的中國軍事發展外,還有很多情況是美國不知道的。如中國有幾種新的武器系統,在正式公布之前,美國分析人員幾乎一無所知。報告說,甚至對中國快速增長的國防預算,美國也拿不出一個肯定的數字。
但據估計,中國的國防預算高達900億美元,是中國今年公布的官方數字的三倍。 如果美國的估計正確的話,那麼中國的國防預算將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美國和俄羅斯。
因此美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在報告發表前說,報告足以解釋為什麼美國要求歐盟繼續對中國實施武器禁運。拉姆斯菲爾德認為,這項報告是中國年年增加的國防預算及中國從俄羅斯等國取得大量現代武器的「事實呈現。」
拉姆斯菲爾德周二出席一記者會時稱,這項報告反應國防部、國務院及國家安全會議的想法。拉姆斯菲爾德說,報告內容指出中國努力縮小人民解放軍規模、變得更機動,且比五十年前韓戰更有能力投射兵力。
雖然拉姆斯菲爾德拒絕評論美國對中國軍力成長的憂慮或進行什麼計畫作為回應。 然而拉姆斯菲爾德預測中國未來數年將面臨兩難局面,即不自由的政治制度與在全球經濟成功競爭的開放需求。
而對於這份美國國防部發表的《中國軍力報告》,中國外交部長李肇星周三在北京與國際紅十字會主席會面之際,反駁報告中美國指中國軍力發展威脅地區平衡。李肇星說,中國不僅不會對任何人構成威脅,中國更積極與每一國家合作,發展有利彼此的關係。
此外﹐中國副外長楊潔 傳召美國駐華使節向華盛頓提出嚴正交涉。他批評,報告無視事實極力散佈中國威脅論粗暴干涉中國內政。
但台灣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則認為,這份《中國軍力年度報告》的內容其實談化了好多未見尖銳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