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時報》評論﹕中梵關係
2005.04.08
《洛杉磯時報》週三發表文章說﹐中國與梵蒂岡斷交已經50多年﹐中國官方沒有大量報導教皇約翰.保羅二世去病逝的消息﹐並不令人奇怪。
中國內地各媒體只簡短地報導了有關教皇病逝的消息﹐雖然中國外交部曾發出聲明表示慰問﹐但是官方已公開表示不會派代表出席教皇葬禮的同時﹐外交部發言人亦不忘告誡教廷﹐希望梵蒂岡不要借宗教企圖干涉中國內政。
因為日前曾有消息指﹐梵蒂岡教廷有意考慮與台灣斷交﹐換取與北京建交。而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週一在悼念教皇的追思彌撤後病逝﹐中梵建交的障礙並非在於承認台灣問題。陳日君主教說﹐梵蒂岡方面希望與北京建交﹐而新教皇亦會希望與北京建交。
不過對於陳日君所言﹐路透社週三的報導指﹐梵蒂岡的一位高層外交官員已否認有關講法﹐並指目前梵蒂岡無意改變與北京的關係。這名高層外交人員預期﹐在新教皇選出前﹐雙方關係不會有新的發展。
然而﹐北京部份天主教人士則希望新教皇接任會改善目前的中梵關係﹐一名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的神父稱﹐教皇約翰.保羅二世曾多次表示希望到中國訪問﹐但最後仍然是未能達成願望。因此他們希望新教皇能在推動中梵對話上擔當重要角色。
文章又指﹐目前有兩個因素是令中梵關係停留在目前的僵局﹐第一是中國共產黨屬於信奉無神論的政府﹐並且一直拒絕給予羅馬天主教會在中國任命教士的權利。而中國只承認政府允許的中國天主教愛國會為唯一合法教會﹐所有非政府註冊教會﹐均被當局視為非法的地下教會﹐並實行嚴厲打壓。
此外﹐第二個因素是﹐目前梵蒂岡是唯一的歐洲政府中仍保持與台灣有外交關係的。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在日前例行記者招待會時重申﹐如梵蒂岡有意考慮和北京建交﹐中國政府願意在兩項原則的基礎上改善同羅馬教廷的關係﹐秦剛稱﹐這兩條原則包括教廷必須斷絕同台灣的外交關係﹐並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外,教廷不得干涉中國的內政﹐包括不以宗教事務為名干涉中國的內部事務。
文章引述香港教區輔理主教湯漢主教的話說﹐未來的中梵關係的發展﹐最主要是要看北京的態度。他認為﹐教廷表示有意和北京建立外交關係已有很長一段時間﹐現在只視乎北京是否開啟新的談判大門。
文章最後說﹐一些分析家認為﹐即使中國願意開始新一輪的對話﹐仍然要看新教皇上任後的安排。分析家們表示﹐對於新教皇來說﹐與中國改善關係是重要的﹐但並不是迫不及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