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情報局解密大批有關對毛澤東時代中國的分析情報


2004.10.19

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周一宣布﹐解封大批毛澤東時代的中美及中蘇關係的絕密情報檔案﹐其中包括了多份權威性的國家情報評估。中央情報局在其網站中介紹﹐多達71份文件的絕密情報檔案將會由政府的印刷辦事處以光碟的形式發放。

專門研究情報分析的漢學家蘇丁格表示﹐很不幸的是﹐這些文件只有極少數對中國當時的政局有令人信服的正確判斷,不過整個檔案對中國的基本分析仍是對的﹐文件給研究學者提供了關於毛澤東時代美國在中美關係上的失誤和內幕資料。

例如,其中一份在1954年撰寫的國家情報評估顯示﹐在中國高層領導人中﹐沒有顯著的變動。事實上﹐在那一年的年初﹐中共便發生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黨內整肅運動。

不過亦有例外﹐像對動蕩的文化大革命期間﹐在排山倒海的紛亂信息中﹐1967年提出的情報評估卻準確地預見到中國軍政領導層將重新整合。評估指﹐如果毛澤東一天還當政﹐中國的亂局仍會持續﹔但在毛之後﹐政局將漸趨穩定﹐並會向經濟穩定發展的方向轉移。

蘇丁格表示﹐這份絕密檔案最重要的判斷準確地評估了共產黨從1948年開始﹐在中國大陸不會遇到對其政權產生威脅的競爭對手。

其餘的評估報告包括﹐在1950年中國志願軍進入北韓當晚所寫的報告﹐這份報告正確地判斷出中國軍隊有能力阻止聯合國部隊北進﹐或者通過強有力的攻擊﹐迫使聯合國部隊向南方撤退。

另有兩份國家情報評估錯誤地估計了越戰的形勢﹐認為中國不會冒著和美國公開對抗的風險支援北越。1966年的評估稱﹐在目前美軍的強大攻勢下﹐情報人員相信中國不會投入陸、空軍進行持久的反美戰役。

關於中蘇關係﹐美國的情報機構對中蘇之間的分歧和最終關係破裂的反應很遲鈍﹐直到1966年﹐在中蘇關係進入最低谷並導致邊境衝突前三年﹐情報人員仍認為中蘇關係破裂是不可能的。蘇丁格在他的評論中認為情報工作最主要的缺陷就是過高估計了中蘇的向心力。

在軍事情報方面﹐從1962年至1974年的13份情報評估的主題都對中國的戰略核武器的發展進行嚴密監視。蘇丁格表示﹐基於幾張照片和少得可憐的線索判斷一個國家的核能力﹐從一開始就是不精確的科學﹐根本就達不到目標。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